Benz Top Banner 10/02-10/09 桌機版

触摸时间的容顏VACHERON CONSTANTIN

江诗丹顿身负百餘年的手工传统,融匯在品牌的血液裡,如今在每只手表上可见其闪闪发光的细腻打磨,对于江诗丹顿来说,没有传统就等于没有品牌的DNA,因此品牌本次特别赞助在义大利米兰的Art, Craft & Design展览,以此突显手工传统的可贵之处。
文/Iesha Liu.资料提供/VACHERON CONSTANTIN


手工传统的重要性
早在没有文字纪录时,分散世界各地的古文明文化便留下为数眾多的手工艺品,这些喜爱工艺的职人在西方世界裡地位不断提升,从古希腊罗马的「匠」者,发展到文艺復兴时期因人本思想而翻转为「师」,如今在我们的时代裡,这些人往往成一家之言,吾人以艺术「家」称呼他们,他们或以雕琢为主、或以绘画维生,其地位的攀升不仅代表了手工艺品的精致化,同时也表现出人们越来越重视手工艺术传承的文化意义。

深藏在一门技艺底下的,不仅仅是人力手工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和金钱,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涵透过简单的斧凿方式便可尽然呈现,譬如西方的版画技法,光是印版材质上便分为木头、铜板、石板、丝网等,并在不断实验下完成了凸版、凹版、平面以及漏孔等印刷方式等,这些复杂的创作方式耗费了数个世纪的尝试才水到渠成,然而,手工艺品对今人而言究竟具有什麼意义呢?在工业革命之后诞生的大量机械物品,标准化了人们的生活,亦使人逐渐冰冷麻木无感,但是这些充满手感温度的工艺品,却能够在单调生活中加入人性的温度,这也是为什麼江诗丹顿无时无刻强调手工传统重要性的原因。


江诗丹顿赞助手工艺展览
在欧洲为了纪念手工传统的文化意义,因此当地特别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艺术手工艺开放日,而身为赞助者的江诗丹顿,则从 '11 年开始全力支援每一次的手工展览,与国立工艺学院(Fondazione Cologni dei Mestieri d'Arte)联手,共同协助欧洲艺术手工艺开放日在法国、 米兰、伦敦和日内瓦的活动。从四月开始进行一连串的接力,从 4 月 5 日∼7 日,江诗丹顿在法国本土与国立工艺学院共同资助《创作的时代》(Le Temps de la Création)主题展览。紧接而来的,从 4 月 6 日至 14 日,江诗丹顿在米兰和科洛尼艺术手工艺基金会(Fondazione Cologni dei Mestieri d'Arte)展开合作,邀请手工艺资深爱好者们参加在 Su per st udi o 13 举办的《艺术、手工艺与设计 -Al essandr o Mendi ni 及其手工艺人们眼中的时代》(Arts & Crafts & Design-le Temps vu par Alessandro Mendini et ses Artisans)展览。这一展览亦是本次报导重点,主要由义大利设计师所构想,旨在藉由设计、艺术和手工艺等元素,构筑当代的全新对话,透过展示这些技艺与当代创作的完美融合,每场活动都像一个超越时间羈绊但又融合细致、精密和美妙的文化邀约。这一独特良机不仅可让眾人深入了解需精心呵护的手工艺遗产,还能让人展开想像,探索让遗产与当今普世价值完美融合的所有可能性。

▲ 绽放美丽的时间之花
一年一度的欧洲艺术手工艺开放日除了精彩的展览外,亦特别打造了一个纪念日标誌,千变万化的彩色表现出手工艺本身的多变元素与精彩。


自然编织时间的脉络
所谓艺术

艺术是什麼?这是个大哉问,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在《理想国》裡谈及,他认为艺术创作就是摹仿世界真实的事物,以床作为比喻,他提出叁种床,第一种是神造之床(the Nature of Bed),第二种是木匠所造的床(the Work of a Carpenter),第叁种是画家所画的床(the Work of a Painter),在柏拉图心中只有第一种床是真理,第二和第叁种都只能算是复制真理的人造物,因此在其眼裡,艺术只是现实的复制品,诗人和艺术家都该被逐出理想国;但其徒亚里斯多德却有另一番说法,他认为艺术是想像,是比摹仿更为巧妙的表现,在此艺术脱离了现实世界的束缚,总算独立成一个领域,其实在Art, Craft & Design展览中,我们看见的便是由人类的想像力所建构的一方世界。艺术发展至今,早就脱离了摹仿再现,摄影术的发展取代了艺术必须再现现实的功能,而来到了抽象、想像百花齐放的阶段,虽然艺术的材料还是来自现实世界,但每一位艺术家贯注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与创造力并不可同日而语。


手作品抚触人性温度
在Art, Craft & Design展览中,总共展出13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有两个创作者,一个是设计者,另一则是工艺家,藉由两者灵活的创造与想像,打造出个个充满手感温度的作品,这13件作品都有一个共同母题:时间,作品编号由《No.0》∼《No.12》,每一件都是工艺家一点一滴慢慢用手打造完成的心血,譬如《No.2》便藉由白色棉线编织出宛如原始图腾的脸谱形状,这其实是设计者利用棉线串连成两名战士的脸庞(Face of Two Warrior),一方面呼应作品编号《No.2》(双数),另一方面藉由「双面」的白色原始图腾所模拟的战士脸庞,传达出世界正/反的秩序与规则,藉此隐喻时间在双面世界下的不断角力,宛如战争一般,整件作品使用了24捲棉线轴编织完成,承托棉线的木框以胡桃木制成。另一件作品《No.12》,作品主要的木柱是用数块来自威尼斯湖的回收橡木所制成,此处所产的橡木主要用作停泊船隻的木柱,而镶嵌在木柱上小片树叶则以产自纽西兰泽的木材为主,当地的丛木群具有48000年的歷史,以此来表徵时间在自然万物的深厚影响力,在岁月的催化下,树木细腻的肌理宛如自然的编年史,传颂时间的不可思议。

▲ 《No.2》
以白色棉线编织而成的原始图腾,其实是战士的脸庞,奇妙的是以双面的结构隐喻在时间的作用下世界的运行道理,木框以胡桃木所制成。

▲ 《No.12》
利用回收的橡木和具有悠久树龄的纽西兰泽木材,以此突显时间在不同树木下所造成的深刻肌理与花色,非常发人深省。


向上探问无尽的时间
柱状隐喻无限时间

在前文提及本次展览的13件作品共同主题为「时间」,眼尖者不难看出全部作品的同一特色就是「柱状」造型,这种柱状形体乃是本次展览的主轴,因为柱状宛如一种向上的垂直运动,这在西方艺术裡亦是不难见的一种詮释,譬如现代雕塑先驱Constantin Brancusi 的知名作品《Endless Column》(无尽之柱,1937年),便是人类对于时间最深刻的思考,他擅长以纯粹造型探问事物本质,在《Endless Column》中透过两个以底面相接的金字塔造型,半个正金字塔接合半个倒金字塔,让雕塑的外型宛如立体梯形的反覆叠加,底部以一个不完整的上半单位开始(略大于上半)等十五个完整单位,最上方以一个不完整的下半单位结束。为何要透过如此奇怪的造型搭建成一个高耸入云的柱状大型雕塑呢?其实这是Constantin Brancus为了要表现时间的无限性,当年他在罗马尼亚西南部的城市竖起高29.35公尺的《Endless Column》时,向上绵延的几何立体柱状,宛如老子所说的:「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叁, 叁生万物。」的具体实践。


图腾崇拜再现神祕时间
在《No.1》裡,这件作品就像是Constantin Brancusi 的《Endless Column》缩小版,唯一差异就是新颖材质的加入,使用特殊材质的玻璃制成的柱状体,连接电线后散发出幽微的光芒,在前人对无尽的时间詮释下,设计者所加入的半透明玻璃材质,表现了今人因时间的不可捉摸与神祕所展现的崇拜之情。《No.3》具有明显的图腾性格,其角状陶瓷雕塑以大量的尖角和表面的平滑质感所组织而成,陶瓷的平滑表面透过人手打磨完成,外观的金色光泽是最后镶在作品外层的一道工序,以此展现出色的精致手工,并同时借喻神祕的时间特质。

《No.8》亦是藉由柱状的镶木程序堆叠而成,这件作品出自佛罗伦斯工作室的手笔,设计者揣摩原始民族的情绪,除了镶木以外加上抽象几何图形的设计,以此表现抽象不可见的世界秩序,对于原住民来说,我们所生存的空间就是透过生灵之神衍生出的自然世界秩序,抽象正意谓着神祕与难以捉摸,这些几何图形表现出人类对不可知的神灵所展现的崇慕之情。

▲ 《No.1》
透过半透明的玻璃材质,接通电源以后,柱体散发出神祕的光芒,表现了设计者与工艺家对时间的无尽特质所作出的独特詮释。

▲ 《No.3》
光滑的陶瓷外型镀上了一层金属,一样具有柱状的特质,但接近原始民族的图腾元素在这件作品裡展露无遗,更增添了一层神祕的气息。

▲ 《No.8》
藉由樱桃木、枫木、桃花心木与胡桃木所镶嵌而成的作品,各种材质的树木结构出的色块,加以几何图形的装饰,展现出原始民族对时间的不可知所作出的崇拜仪式。


展现时间的多变面貌
传统与当代的辩证

Art, Craft & Design展览使用了相当丰富的手法与材质,以此展现时间的多变性,在展览现场提供专书予人翻阅,书中第一页便是发起者Alessandro Mendini 的序言,其中有一段说明了手工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相当引人深思。Alessandro Mendini 谈起当代和传统的对抗性,让手工技艺逐渐不被今人重视,因为当代讲求快速、有效、精准的逻辑套用在传统手工裡显然不符,手工制程意味着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却又不一定保证成品如预期的完美,在有可能失败的情形下手作品渐渐被现代生产鍊所淘汰,而Art, Craft & Design展览的发起则是为了要重现传统手工的精神,在人手制作的物件中包含人对美的无限追求,这点在亚里斯多德的想法裡也得到了印证,因为亚里斯多德所着的《诗学》中,便提及美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手工技艺(Craft)在人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下晋升为艺术层次(Art),由此手工传统的地位正式从技艺提升为艺术造境,Art, Craft & Design展览则呼吁眾人重新发现蕴涵在手工裡的艺术之美。


无常变化的时间
此章节裡所介绍的作品大多採用高科技等创新材质,运用半传统、半现代的手法制作,譬如《No.0》使用雷射金属切割的方式,在白金面板上涂上蓝色马赛克顏料,以及数条几何直线,其实设计师在此想要表现的是时间多变的容顏,中央面对观者的白色面板利用四个椭圆造出一张仿人脸的五官,而连接这块白色面板的不规则面板则表现出时间的弹性和段落,设计师以蓝色线条切割出白色面板的不同区块,这些就像时间的区块一般长短不一,大小不同;在《No.10》裡,设计师使用叁种不同的材质组装时间的模样,玻璃、金属以及大理石,玻璃代表时间的可穿透性,金属和大理石的坚实材质则代表时间不可改变的事实,安插在金属支柱上的玻璃片可以自由摆换姿态,总共有12片玻璃,其上拥有白色波纹刻痕,在光线的改变下更可折射出多变的样貌,人脸连接时间区块,身在时间中既被时间拉扯,人同时又是主体可操控时间,这12片白色面板所组合而成的时间容顏不仅不可预测,而且多变无常。

▲ 《No.10》
由12片玻璃、金属支架与大理石基座所完成的《No.10》,利用12面可自由变化姿态的玻璃折射出时间的多变性。

▲ 《No.0》
这是13件作品的起点,中央的面板仿作人脸,以此延伸而出的几块不规则白色面板展现出时间的弹性与段落性质。

▲ 《No.11》
使用钢棒、红色缎带与彩带所完成的不规则多面体,支架所构筑的主体空心没有重量,是一件以有/无的辩证关系来詮释时间的作品。


完整内容请参考《世界手表杂誌 No.88》
更多精彩报导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