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东尼(Marie-Antoinette)对宝璣的作品情有独钟,她热爱收藏任何带有吉兆的新颖事物,所以买下数款宝璣时计,其中包括以宝璣研发的自动上鍊表(perpétuel watch)。1783年,某位爱慕者想为这位皇后献上一份大礼,于是向宝璣位于鐘表堤岸(Quai de l’Horloge)的工坊下了一个订单,请宝璣整合当时所有的鐘表技术,打造一只最伟大的表。订单特别指明尽量使用黄金取代其他金属,而且必须具备各式各样的复杂功能,由于并未限制预算或时间,所以宝璣得以自由发挥。可惜的是,玛丽皇后从未欣赏过这只时计,此表于1827年完成,当时玛丽皇后已逝世34年,距下单的时间已有44年,宝璣创办人也已过世4年。又名「玛丽皇后表」的N° 1160从1783年就成为一则制表工艺传奇,其渊源、故事与极致奥妙就像史诗那样精采无比,因此让鐘表界和收藏家魂牵梦縈了两百多年。近来,命运被覆上一层神祕面纱的它–曾在耶路撒冷的博物馆失窃并无影无踪了数十年–为这则传说写下新的一页。
宝璣公司于2005年为自己设下完全复制玛丽皇后表的挑战,该公司获知凡尔赛宫那棵玛丽皇后最爱的橡树倾倒了,于是决定用橡树的木材制作此表的表盒,赋予它新生。由于宝璣公司为玛丽皇后宫殿的修復工作尽心尽力,所以凡尔赛宫将这棵橡树作为谢礼。2007年,就在此表即将制作完成之际,1983年失窃的那批作品突然奇蹟似地在耶路撒冷出现,为这则传奇添了一笔新页。不过,宝璣公司迄今仍未拥有检查这批赃物的机会。因此,来自宝璣博物馆与其他重要文化机构,如巴黎艺术与工艺博物馆的档案与草图是此表仅存的研究资料。针对现今古董表,特别是Duc de Praslin表的比较研究,让那个时代的制表风格与技术露出曙光。这些研究让人得以略微瞭解那些失传的技术,并让宝璣公司得以制造完全忠于原版作品的时计。只根据档案资料重制与设计如此之多的复杂功能可说是困难重重,但宝璣表厂的制表师证明了自己的卓越才华,玛丽安东尼表N° 1160的每项功能与装饰特色皆经过鉅细靡遗的研究,以此表直径达63毫米的表壳为例,必须添入更多铜合金才能符合当时的黄金色泽,因此是特别铸造而成。面盘与表壳配备矿物水晶镜面,让机芯得以展示精致的零件与巧夺天工的装饰,研究成果还带来原版怀表的另一项复杂功能:跳时指示。
玛丽皇后表配备自动上鍊装置,以及能够随时报时、报刻与报分的叁问功能,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来,都是一件无庸置疑的精采杰作。完整万年历装置分别于2、6与8点鐘显示日期、星期与月份,10点鐘的时间等式显示提供太阳时与平均时之间的每日差异。在表盘中央,宝璣发明的跳时指针陪伴着分针与独立长秒针,小秒针计盘则座落于6点鐘位置。10:30位置的48小时动力储存指示与1:30的双金属温度计构成平衡配置。其自动上鍊机芯拥有823个零件,经过精心装饰,机板与桥板、面盘底下传动轮系的微小齿轮、日期与叁问装置採拋光玫瑰金材质。螺丝採拋光蓝钢,摩擦点、开孔、轴承则设置蓝宝石水晶。所有微小细节皆採手工装饰,显露完美无比的精湛工艺。这枚巧夺天工并且无与伦比的机芯还配备独特的自然擒纵装置、螺旋金质游丝以及双金属摆轮,宝璣发明的降落伞(pare chute)防震装置保护摆轮转轴与自动盘转轴免于碰撞之害。为收藏这件足以匹配皇后的杰作,宝璣从那棵皇家橡树取出超过3,500个木料,制成一个珍贵无比的表盒。表盒内面奢华地利用其木料组成玛丽皇后用手执玫瑰花的图案–灵感来自着名的玛丽皇后肖像画,表盒则忠实呈现小堤亚儂宫(Petit Trianon)的地板镶木装饰。如同宝璣当年有意让这只表成为18世纪鐘表辉煌时代的纪念之作,该品牌透过这件传奇杰作的復甦。
展览活动讯息
展出地点:台北101购物中心4楼BREGUET专卖店
展出时间:即日起至11月30日
▲ 玛丽皇后表N° 1160配备自动上鍊装置,以及能够随时报时、报刻与报分的叁问功能,并以皇家橡树木料制作表盒。
▲ 玛丽皇后大复杂功能怀表N° 1160每项功能与装饰特色皆经过鉅细靡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