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表虽自18世纪便有制表师研发出具有自动上鍊雏形的怀表作品,但在怀表世代由于表款常置放于口袋的佩戴习惯所致,故并未演进为主流;直到20世纪初手表渐渐取代怀表,拜手表经常随手部活动呈动态之赐,使自动上鍊机制能免除需频繁地手动操作、又可让机芯动能维持高档的优势突显出来。二○年代制表师John Harwood所设计的Hammer Winding撞陀式上鍊设计可视为今日自动手表的滥觴,其透过半动式转盘的摆动来蓄积发条能量,让表款佩戴便利性大增,也开啟后续更多表厂投入开发自动上鍊机芯的契机。1931年劳力士发表能360°旋转的单向自动上鍊系统,以及1942年Felsa机芯厂推出能双向自动上鍊的运作机制后,自动手表体系便渐趋成熟,至五、六○年代达到巔峰,不仅制作技术更普及,重要的是自动机芯的效能与稳定度更能令人放心。
自动上鍊系统曾陷入採用双向或单向上鍊较佳的论战,但目前因各品牌设计考量的立场不同,所以两者间其实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关系,反倒形成品牌自动机芯各自的特色。提到特色,自动上鍊与手动上鍊的显着差别便在于上鍊机制的自动盘结构,透过自动盘的摆盪进而产生走时动能;而在自动表长久的发展歷程中,我们也见识到自动盘衍生出多元的设计形态,替自动上鍊添加更多话题效益甚至收藏价值。
▲ 自动盘协助蓄积动力
自动上鍊系统需藉由自动盘的来回摆盪产生动能并贮存于发条盒,无需频繁地手动操作上鍊。
1.传统全幅式自动盘
自动手表表背最常见的机芯样貌便是在底板上设有一个半圆形的全幅自动盘,其被开发成形的时间最早且至今仍蔚为主流。全幅式自动盘虽然基本样式固定,但品牌设计时仍会透过如材质选用或添加点缀图腾的作法,替其在运作效能与外观上激发更丰富的内涵。
运用合金材质制作的自动盘最为普遍,有些品牌会选择以K金来打造自动盘,除了因材质密度、重量有别而增益上鍊效率之外,亦能提升表款本身的价值,例如同样是不锈钢表壳,搭配合金或K金自动盘在市场上的评价高下立判;此外也有表厂会在合金自动盘边缘另外添上贵金属材质等类似的复合配置形式,以增强侧边重量来提升上鍊效率。
对表厂来说,自动盘表面的空间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创作空间,无论是在其上鐫刻品牌Logo或是各种主题花样,甚至以兼具透视与装饰效果的鏤空处理等形式,都能够让原本只具辅助上鍊功能的自动盘变得更具可看性。
▲ 传统全幅式设计
一般自动上鍊机芯最常见的半圆形状全幅式自动盘,品牌藉由其上的打磨修饰增加观赏性。
▲ 充分的创作空间
全幅式自动盘提供额外创作空间,例如爱彼便在自动盘上细腻鐫刻家徽图案,展现不俗工艺。
▲ 鏤空处理的独特韵味
自动盘不一定要维持实心状,表厂有时亦会以鏤空处理突显美感,同时一併提升视野穿透性。
▲ 异材质搭配促进效率
图中自动盘採21K金制成,并在边缘配上铂金环,利用材质密度的不同,间接产生更佳的上鍊效率。
2.微型偏心式自动盘
全幅式自动盘设计虽具优良传统且行之有年,但其长久发展下来仍有些为人所詬病之处,像是其不论如何移动,机芯几乎都会有一半空间被掩盖,对想要欣赏机芯工艺之美的人而言较感可惜,此外全幅式自动盘附加于机芯之外的本质,使其仍具备一定程度的份量与厚度,也使自动表少了些达成轻量化目标的本钱。
有鑑于前述自动上鍊机制的侷限之处,BUREN在一九五○年代率先发展出Cal. 1001而有了变通的曙光,因为该机芯既能保留自动上鍊的方便功效,同时也将自动盘缩小并「嵌进」机芯底板中,得以露出完整机芯样貌且也不会于厚度上增加负担,两全其美地替自动上鍊另闢蹊径。微型偏心式自动盘发展至今,以1/4~1/3比例的样式为主,其间也有如罗杰杜彼推出的双微型自动盘或是格拉苏蒂手表配置的3/4自动盘⋯⋯等少见变化形态,不过平心而论偏心式自动盘现今仍难以撼动全幅式自动盘的普及程度。
▲ 自动上鍊的折衷之道
全幅式自动盘因遮盖范围大、机芯厚度负担也较高,故表坛于五○年代开始出现微型偏心式设计。
▲ 提升薄型化本钱
微型自动盘内嵌于机芯的形式使其更能保有轻薄度,如伯爵的12P机芯厚度便仅只2.35mm。
▲ 微型自动盘的改良
罗杰杜彼曾于Cal. RD08上同步配置了两枚微型自动盘,用以应付高复杂功能的庞大动能需求。
▲ 少见比例微型自动盘
除1/4、1/3等主流自动盘尺寸,表坛亦出现过一些少见配置,如格拉苏蒂手表作品中的3/4自动盘。
3.创新式自动盘
微型自动盘即使在面积及机芯厚度等层面作出改良,不过其大致仍沿袭全幅式自动盘的架构;然而自动上鍊机制经歷半世纪以上的发展,各品牌当然不会满足于既有模式,而是不断尝试在维持自动上鍊的便利性之餘,开展出更多独具创意的特殊自动盘设计。
较近期的例子如RICHARD MILLE的RM028机芯,其利用自动盘两侧的白金翼肋配合盘面上的排孔,使佩戴者可以视日常的活动量来自主设定自动盘摆动惯性,以更适性地调节上鍊效率;至于DEWITT和宝齐莱不约而同地在改善自动机芯的「能见度」上着手,将自动盘打造成隐于机芯边缘的环状造型,虽然外型上皆能腾出大范围的机芯底板结构,不过两者在自动盘与上鍊轮系的连结作法则是各有千秋(事实上类似设计百达翡丽和CITIZEN更早之前也推出过);此外CORUM的CO 313机芯则是採取线性滑动摆锤的自动上鍊形式,呈现跳脱传统设计的新颖思维。
▲ 更显个人化的上鍊效率
RM028机芯具有能视佩戴者日常活动量而调节自动盘摆动惯性的设计,从而让上鍊效率适性化。
▲ 视野大开的环状自动盘
宝齐莱的A1000机芯将自动盘设计成环状造型隐于机芯边缘,令机芯背部结构得以大范围露出。
▲ 以鉤爪结构传递动能
DEWITT的DW 8014机芯环状自动盘有别于A1000以齿轮传递动能,而是採用鉤爪式结构传动。
▲ 线性滑动新思维
崑崙CO 313机芯打破自动盘绕轴摆盪的传统形式,改以摆锤的线性滑动来达到自动上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