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表的工业艺术 IWC Cal.52850

从50系到52系,一路过来对它的修改都集中在动力系统上头。动力管理的不断进化不但关系到单一型号本身的性能,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它在加装其他复杂功能时的稳定性,这对像52系这样高泛用性的基础机芯是另一个重要课题,而从它实际的规格看来,IWC已经为它准备好再战十五年的实力了。

 

▲IWC Cal.52850

 

七日鍊的50/51系自动机芯是近代IWC万国表自制机芯的滥觴,或者可以说是IWC机芯进入现代化的开始,在品牌中是相当于栋樑般的存在,对玩家来说也是收IWC势必要入手的经典款,不管是从象徵意义、生产意义还是销售意义上来看都极其重要,是以2015年这个系统的大改款同样值得高度关注。然而2000年初出的50系并不是歷经了十五年才首度改款,事实上在这十五年间IWC不断有再针对这枚机芯进行调整,只是幅度都不及这次来得大。

50系性能上最大的特徵就是超过七天的长动力,而更特别的是它的长动力仅靠单一发条盒达成,这在时下具备同等动力储存的机芯中相当少见。之所以只用单一发条盒是出自克劳斯的坚持,因为他认为多发条在发条盒部分的轮系容易出问题。熟悉克劳斯的机芯哲学的话应该不难理解他会有这样的坚持,毕竟坚固耐用是他设计机芯的最高指导原则,然而以50系来说,以单一发条提供七日的动力,过强的扭力却造成了出力难以控制、进而影响到精度的问题。因此在初代50系推出后没几年IWC就对它进行了第一次修改,而这次修改主要就是针对扭力控制的改善,2002年推出的BigPilot搭载的5011其实就已经是修改过后的型号了。

50系的扭力问题在5011获得了初步改善,不过IWC对它的工程并没有就此止步,2005年他们又将机芯的震频由18,000vph提升到21,600vph,游丝摆轮也改採了无卡度的,凡此都让这个系统的机芯更加接近现代高性能机芯应有的水准,而型号也正式由50系变成51系。50/51系从最早的葡萄牙、飞行员一路用到工程师系列,除了叁针加储能显示之外还衍生出多种复杂功能,根据IWC内部的说法,像这样的扩张程度其实是当初所始料未及的,因此机芯一开始规划的生产性和整备性如今看来都不甚妥当,也因此从四年前他们就已经开始计画下一波的升级,而最后的成果就是'15年推出的52系。

从50系到52系,这个家族最大的特色就是长动力,而一路过来对它的修改也都集中在动力系统上头,包括这次的52系也不例外。动力管理的不断进化不但关系到单一型号本身的性能,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它在加装其他复杂功能时的稳定性,这对像52系这样高泛用性的基础机芯是另一个重要课题,而从家族中这位最新成员的规格看来,IWC已经为它准备好再战十五年的实力了。

52系在规格上首先会引起注意的就是它终于採用了双发条盒,这打破了克劳斯对这枚机芯最初的坚持。事实上以七日鍊的长动力来说,多发条盒在各方面原本就都是比较合理的设计,而克劳斯一开始担心发条盒容易有机械问题的顾虑,以时下的生产技术应该也不难克服,因此这项修改整体而言是正确的,然而机芯从单发条盒变成双发条盒(而且是并连的),轮系的配置需要经过大幅度的修改,因此虽然说是改款,幅度之大已与全新机芯相仿。

 
▲Cal.52850 / 自动上鍊 / 时、分、小秒、日期、月份、星期 / 动力储存显示、年历功能 / 36石 / 震频28,800vph / 七日动力储存双发条盒、比勒顿双向自动上鍊系统、无卡度游丝摆轮、宝璣游丝
 
虽然使用了双发条盒,但52系的动力储存仍然维持在七天,新机构的作用主要在动力管理。首先发条扭力由50/51系的1,600g提升到2,200g,像这样大幅升级主要是为了增加震频,到了这一代已经达到28,800vph的时下标准规格了,另一方面这麼大的扭力也可能是为了之后加装复杂功能的预备。当初50/51系的单一发条盒修改到最后已经能够控制它的长动力了,不过考量到导入了扭力更大的发条,改用双发条盒应该才是更根本的解决之道。
 
▲扭力更强的发条
 

▲导入陶瓷的比勒顿系统

比勒顿双向自动上鍊系统原本就是50系、或者说是IWC自动机芯的一大特徵,52系的另一个重要修改就是在自动上鍊机构的鉤爪和自动轮中介轮的部分採用陶瓷材质,让整套系统的耐磨耗年限提升约一倍。从早几年起IWC已经陆续将陶瓷材质导入比勒顿系统,不过当时採用的白色陶瓷看起来塑胶感比较重,而这次採用的黑陶瓷就不太有这方面的问题了。另外负责推动鉤爪的轴心这裡也採用了陶瓷,制造的公差只有2微米,生产难度相当高。

这枚52850是在52系上加装了年历模组的型号。这是IWC首度推出年历功能,各方面的意义都很重大;儘管表款的面盘配置颇为特殊,不过底下显示盘的排列跟一般的历象功能并没有那麼不同,特殊的配置单纯是靠面盘上视窗的开法决定的,而之所以採用这种沿着表面上缘排列成扇形的格局,从整体来看应该是为了迁就左右两个子面盘。跟IWC的万年历一样,这款的年历功能也以操作简单见长,从头到尾只要透过表冠就可以进行所有快调。

52系一推出就展现取代51系的态势,伴随着2015年葡萄牙系列的更新,新款当中的年历、南北月相万年历和万年历都已经将基础机芯换成了52系,除此之外最基本的小叁针款Ref.5007也默默地改装了52010,可以说是全线更新了,接下来就要看它逐渐导入其他系列了(如大飞行员)。从目前加装的复杂功能不太能看出52系的实力,毕竟这些旧功能当初51系就已经胜任愉快了,或许要等到IWC将负担更重的模组加在它身上的时候才能见真章。
 
▲全新年历功能
 
▲Portugieser年历不锈钢材质 / 52850自动上鍊机芯 / 时、分、小秒、日期、星期、月份显示 / 年历功能 / 动力储存显示 / 防水30米 / 表径44.2mm
 
▲Portugieser南北月相万年历18K白金材质 / 52615自动上鍊机芯 / 时、分、小秒显示 / 万年历功能 / 南北半球月相、动储显示 / 防水30米 / 表径44.2mm
▲PortugieserAutomatic 不锈钢材质 / 52010自动上鍊机芯 / 时、分、小秒、日期显示 / 动力储存显示 / 蓝宝石水晶镜面、透明底盖 / 防水30米 / 表径42.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