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KO机械表的两把刷子

SEIKO是日本制表的代表性品牌大家都知道,而且他们家独创的Spring Drive机芯结合机械与石英表的优点也堪称自成一格,不过你知道吗,其实品牌在机械表工艺的本份上也还是相当用心打拚,以下将带你一块了解品牌在发展机械表的一些重要里程碑。

及早发展高级制表工艺
SEIKO在1913年便生产了品牌首只自制机械表,此后不断地研发及提升机械表的制表能力,时至今日SEIKO能百分之百的自制每只腕表的各种零件,从制成游丝的Spron合金、指针、面盘和表壳等零件都在品牌自制范围内。

瑞士天文台竞赛初嚐震撼
1940年,SEIKO首次参加世界权威性的瑞士纽沙特天文台竞赛。当时SEIKO虽然已成为日本国内制表业的龙头,但在登上世界舞台时,最佳成绩仅排名世界第144名。经歷了这次的比赛,让SEIKO了解本身在制表水准上还有很多的进步空间需要努力,于是他们更倾尽心力于制表技术,持续研发改革。

双向上鍊系统打响名号
后来SEIKO在1959年开发出知名的「魔术槓桿」技术,直到今天都还是在现代制表史上的一个关键突破。这个巧妙的装置利用自动盘的双向转动,不论是顺时鐘或逆时鐘旋转,都能产生能量,大大的提升发条能力传输效率和加速上鍊速度。而过往隶属于SEIKO旗下的高级制表GRAND SEIKO,自1960年代推出以来,就以成就平凡中的伟大为设计理念,受到许多支持者的爱戴。同时SEIKO不断研发的成果也开始有所收穫,几经尝试终于在1967年获得瑞士纽沙特天文台大赛的第二名成绩,不仅洗刷过往成绩不如意的歷史,SEIKO也因此在国际上声名大噪,这些在天文台竞赛上的挑战,不仅促使SEIKO的技术急速进化,也使SEIKO陆续研发了许多独家技术,成为现在品牌开发新技术的基石。

革新中的革新
1988年GRAND SEIKO将先进技术融入歷史与传统之中,结合高科技的叁次元CAD与传统的制表技术,推出超越瑞士天文台精准度,标准日差达到+5秒~-3秒的9S系列机械机芯。2006年,品牌再发表9S67机芯,藉由改良发条的厚度与宽度,在长度上延展了10公分,在提升上鍊效率的同时并达到长约72小时的动力储存时间。2009年,GRAND SEIKO从素材开始全新开发机械机芯的主要零件,如动力发条、游丝等,并搭载新设计的擒纵结构,终于成功发表9S85机芯,展现睽违41年的高震频科技(5Hz)。2010年,GRAND SEIKO发表9S55机械机芯的革新版9S65机芯,使用的游丝与擒纵结构皆以最新素材与工法制成,提升佩戴时的实用性与精准度。

以上可以看出2017年终于正式独立的GRAND SEIKO,对于SEIKO在研制机械表科技上所佔有的重要角色,也在提升品牌整体的制表水准上拥有不少贡献——这些贡献甚至能达到国际级的影响力,使得让品牌的机械表工艺能紧追瑞士与德国两大制表势力,也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非瑞士主流表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