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是钟表史上的一个重大发明,早在怀表时代,知名制表师亚伯拉罕-路易‧宝璣(Abraham-Louis Breguet)为了解决怀表严重的走时误差问题,因而促使他着手研发陀飞轮装置。当年由于怀表经常被放置在表主的口袋中,长时间下来,地心引力会对摆轮造成牵引作用;此外由于机芯组件中润滑油的厚薄程度不一,如此会让零件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情况,以上这些怀表原本设计便存在的缺陷就是导致时计走时不精确的原因。
▲宝璣大师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创制了陀飞轮装置,使得时计精准度得以提升到新境界,此技术日后也延续至手表作品上,成为高水准工艺的一种象徵。
宝璣大师研发陀飞轮解决走时误差烦恼
对此宝璣大师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把摆轮、轴心以及擒纵装置的零件都装在一个会不断转动的框架内,由于这些组件呈现转动的状态,方位差的现象就能顺利解决。因此当陀飞轮发明(宝璣大师在1801年申请专利)以后,怀表的走时准度可说向上提升了一个等级,因此具备陀飞轮的怀表往往也会被认为是品质更佳、走时更准的产品。虽然发展至手表时代,由于佩戴型态的改变,手表随着表主的手部活动而不停改变方位,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类似陀飞轮的效果,因此陀飞轮的重要性在今日已经慢慢式微,不过它所代表的高工艺水准依旧让腕表藏家们趋之若鶩,这也是每个高级品牌必修的一门复杂功能课题。
▲沛纳海与2007年推出的P.2005机芯,建立其自成一格的陀飞轮特色。
沛纳海的P.2005系机芯树立自家陀飞轮特色
陀飞轮自从发明以来,它的设计延续了三个世纪其实并没有太多重大的改变,所以有许多高级品牌的陀飞轮,基本上是异曲同工的设计,可能在陀飞轮的框架造型部分大家各自表述,但其实零件运作的原理大致相同,不过也有部分品牌努力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像是PANERAI沛纳海所制作的陀飞轮就与其他品牌有些不同。沛纳海于2007年所推出P.2005陀飞轮机芯是他们展现制表创意的一个起点,自此以后沛纳海的陀飞轮就在业界以及市场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特殊地位。
▲沛纳海陀飞轮无论摆轮轴心与框架的相对位置、陀飞轮框架的旋转速率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陀飞轮不一样的观点。
沛纳海陀飞轮具有特殊结构
然而沛纳海陀飞轮到底有哪裡特别的呢?其实主要是在运转形式以及运转速率等两大层面。传统陀飞轮设计的框架与轴心设计为平行状态(框架看起来就像在原地自转),框架的旋转周期则是一分钟;沛纳海改良了陀飞轮框架与轴心的结构,他们的陀飞轮框架与轴心反而是呈垂直状态,此外陀飞轮框架的旋转速率也提高到30秒转一圈,因此沛纳海的陀飞轮看起来是在进行360度的高速旋转(视觉效果比传统陀飞轮快上一倍),这种陀飞轮与传统陀飞轮的效用不见得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但就创造力以及视觉新奇度来说,沛纳海陀飞轮着实值得被赞赏,这也是小沛陀飞轮作品虽然比例不高,但一推出往往就能引起市场瞩目的箇中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