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部
一般最常见的手表材质大概就是不锈钢了,钢壳的保护性足够、材质来源充裕所以价格也相对亲切,而通常佩戴钢壳手表即使戴了一阵子难免出现一些划痕、髮丝纹的小瑕疵我们也比较不会太在意;而如果价位高档的高级表通常则是用贵金属像是白金、玫瑰金、黄金和铂金等制作表壳,因为这类金属数量少、价值也高,连带的也会影响手表身价,常常看到同一款表搭载同一枚机芯、拥有同样的设计,但是不锈钢表壳和贵金属表壳的定价就是有差,而比起不锈钢手表,贵金属手表被视为收藏品的比重也比较高,然而表坛可不是只有不锈钢和贵金属两大类表壳可以选择而已,尤其愈到近代表厂的实验精神就愈强烈,以往我们可能想都没想过的材质,现在却更有机会被拿来应用于制表,本篇就以中价位品牌IWC万国表为例,看看他们目前除了不锈钢、钛金属和贵金属这些最常见表壳材质以外,还有哪些属于现代创新的表壳材质。
陶瓷
提到创新材质,陶瓷算是这波潮流的先锋,它的特点如比钢更轻、更硬、表面触感光滑,极为抗刮,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因为硬度高所以易裂,因此陶瓷表壳不怕刮却怕摔,一旦摔到后后果可能就会比钢壳严重很多。IWC制作陶瓷表壳时是用硅酸盐、氧化铝或碳化硅等多晶粉末组成,这些物质与多种添加剂混合成均匀体,塑形后在烤炉内高温烧结。在烧结过程中,添加剂会自然蒸发,留下极其稳定的陶瓷体。不过,陶瓷会在烧结阶段缩小约三分之一,因此,制作陶瓷表壳的过程充满变数,研发团队在设计阶段时便需把收缩因素便纳入考虑,确保机芯能够在日后完全吻合表壳尺寸,否则做出来的表壳缩到太小,机芯装不进去就做白工了。IWC最早是在1986年推出首款白色陶瓷腕表——达文西万年历手表(型号3755)。发展到现在,品牌陆续推出採用黑色碳化硼高性能陶瓷或棕色氮化硅陶瓷打造的表壳。
青铜
青铜严格来说不能说是创新材质,只是过往业界不认为它有那麼适合制表,先不提硬度、强度这些层面,青铜材质与水、空气长期接触后难免会开始氧化产生铜锈,这在早期被认为是铜壳表的缺陷,不过自从表坛在2011年由沛纳海率先再度把青铜表带回市场后,在现代讲究个性的时代,青铜表外观会变色的特性反而变成了它受欢迎的原因。事实上青铜是冶金学上的笼统名词,泛指至少含有60%铜的合金。IWC的青铜表乃是以铝青铜制作表壳,这种材质除了铜之外,也含有铝和铁。之所以採用这些成份的用意在于使这种合金比标准的青铜更坚硬50%,硬度与不锈钢差不多,此外铝青铜的另一特色是其生物相容性,换句话说它的亲肤性效果比较好,它是唯一允许用于食品生产的青铜,2019年IWC推出的喷火战机系列就有数款手表纷纷採用了青铜表壳。
硬金
现代手表品牌流行自己合成出属于自己的贵金属材质,另如朗格有蜂蜜金、宇舶有皇金、欧米茄有Sedna金、劳力士有永恆玫瑰金等等,IWC则是在2019年研发出自家的新合金——硬金,这种金属算是改良版的玫瑰金,它比传统的玫瑰金硬,而且经过品牌实测耐磨程度也比传统玫瑰金高了5至10倍。通常IWC表壳的纯金含量为75%,相当于18K。硬金就是品牌将黄金与其他物料结合,以打造出所需色泽的一种产物,它的生产过程相对之下更复杂,期间合金的微结构遭改变,导致它更硬更耐磨。硬金2019年首次亮相于大型飞行员恆定动力陀飞轮腕表「小王子」特别版身上(型号590303),期待未来IWC推出更多採用硬金表壳的作品,像是硬金大飞,听起来似乎还不错。
Ceratanium®(瓷化钛金属)
瓷化钛金属听起来就更有创新的精神了,这是IWC针对陶瓷壳过往为人詬病的缺点所改良的新型态材质,这种材质既像钛金属般轻巧坚固,又有陶瓷那种坚硬抗刮的效果。Ceratanium®(瓷化钛金属)其实是以钛合金为基础。表壳内所有部件均由坯料研磨、车削、钻孔而成,然后放进烤炉内烧结。过程中相变发生,让金属表面得以瓷化。这项工序不只为金属赋予陶瓷的特质(如极度坚硬),还会形成类似陶瓷般的雾面黑色效果,但要强调一下,它和一般的DLC镀层不一样,因为它烧结在金属上后就与金属融合在一起了,即使刮擦到表壳,也不会产生镀层掉落的情况,IWC同样是在2019年首度于飞行员系列Top Gun海军空战部队计时码表上发表这种新颖金属,下次看到可别误以为它是陶瓷表壳。
从1980年代到现在,可以发现IWC研发新材质的脚步愈来愈紧凑了,以前可能十几二十年才有一种新材质,现在光是2019年就有两种材质,可见这是一个制表品牌争相投入的蓝海,可能外观上看起来跟传统材质没有太大分别,但是它们的物理特性肯定都有些进化之处,有机会入手的话不妨留意看看它们的质感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