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璣大師發明陀飛輪滿220週年 盤點BREGUET近代7款代表性陀飛輪手錶

時間倒回1801年6月26日,當年BREGUET錶廠的創辦人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為他發明的陀飛輪裝置申請專利。此後至今過了兩個多世紀,陀飛輪這項發明都還持續活躍於錶壇上,並且不斷進化和發展。身為這項錶壇重要發明的現代繼承者,寶璣繼續以他們的創意和精深工藝研發各式各樣的陀飛輪時計,品牌歷年來申請過許多專利,目前寶璣推出的許多陀飛輪手錶在在證明了品牌對這項發明的珍視與傳承。2021年適逢寶璣申請陀飛輪專利220週年,以下就來盤點近代他們推出的七款經典陀飛輪手錶,每款都是寶璣專精製作這項複雜功能的絕佳證明。


Classique Tourbillon Messidor 5335(2007年)

這款陀飛輪看似飄浮在空中,與機芯其餘部分並沒有直接聯繫,其實這特殊結構關鍵在於水晶夾板的運用。陀飛輪固定於上下兩片水晶中,而它的框架連接到第三片,在推出當時是項創新設計,目前已獲得專利。


Hèritage Tourbillon 5497(2008年)

錶款搭載機芯的輪廓與酒桶型的錶殼相同。寶璣排除萬難終於打造出能貼合錶殼形狀的機芯。這款作品擁有獨特設計,例如它把陀飛輪夾板化作面盤上的6點鐘羅馬數字時標,令人發出會心一笑。


Tradition Tourbillon Fusée 7047(2010年)

陀飛輪框架受到寶璣大師當年創作草圖的啟發,陀飛輪結構蘊含矽質擺輪游絲及擒縱系統,並擁有品牌著名的降落傘式避震器設計,展現濃濃的懷錶風格。


Marine Tourbillon Équation Marchante 5887(2017年)

陀飛輪機械構造設有名為「差動裝置」的齒輪組,「差動裝置」的巧妙在於它能將兩種獨立的輸入結合成單一輸出。民用時分鐘顯示由手錶的主齒輪系掌管,時間等式的資訊則可以經通過凸輪的指針讀取。如此一來,差動裝置便可計算太陽時,並以太陽時分針顯示,錶主可以透過兩枝分針讀取民用時和太陽時。


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Plat Automatique 5367(2018年)

機芯自動盤以鉑金製成,於機芯的外緣旋轉,除可更清晰地看到其運作,也讓手錶更為纖巧。錶款厚度只有7.45毫米,機芯厚度更只有3毫米。581機芯的平衡擺輪為4赫茲震頻,備有一個高能量發條盒,其具專利註冊的獨特結構能增加游絲的圈數,提高能量的儲存,為手錶提供80小時動力儲備。


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Plat Squelette 5395(2019年)

這款581機芯本來已為5377及5367等手錶提供動力。不過寶璣後來採用完全鏤空的設計,以當代造型演繹源遠流長的技術。金質夾板及錶橋經過鏤空處理,讓機械機芯優美的運行姿態展現眼前。製作工序的困難之處在於要盡量鏤空材質,同時保留各個零件的技術性能。


Classique Double Tourbillon 5345 "Quai de l'Horloge" (2020年)

手錶的主角——雙陀飛輪圍繞面盤軸心運行,每12小時會旋轉一圈,兩枚陀飛輪皆為一分鐘旋轉一圈。如此,連結陀飛輪的調節裝置會運轉兩周,而此陀飛輪支架剛剛可便延展成為手錶的藍鋼時針之用,另外搭配同樣經過藍鋼處理的寶璣式分針,兩枚藍色調指針在銀灰色機芯零件的烘托下能夠清楚顯時,同時陀飛輪本身運作的動態之美甚至比起閱時更能引起佩戴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