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NGE & SÖHNE不僅代表了德國製錶工藝的精髓,與瑞士頂級品牌如百達翡麗、愛彼的競爭中,也展現出毫不遜色的實力。朗格於近代回歸復興之路充滿傳奇色彩,他們曾遭逢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牽連,經歷數十年的沉寂後,於1990年代初期強勢回歸,甫一登場便帶來一連串的手錶作品,各個蘊含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迅速獲得了收藏家們的青睞。
朗格手錶機芯均為自主設計和生產,並以細緻的裝飾工藝而聞名。其面盤格局往往另闢蹊徑,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因此擁有一批非常講究的擁護者。但話說回來,今日朗格有個優點在於,與其他熱門品牌相較,他們旗下作品定價雖然不菲,但沒有被過度炒作,因此內行的收藏家會鎖定其優質錶作一方面也因為這是一個還沒被投機人士攪亂行情的「淨土」。回顧朗格回歸現代錶壇的歷史,他們在30年左右的時光中陸續開發出不少作品,其中有的已經走下舞台,有的還在市場上活躍,以下就按照朗格手錶系列問世的年代,帶大家一一認識朗格歷史上出現過的手錶系列。
1994年:Lange 1
1994年可視為朗格復出錶壇的元年,當時他們一口氣推出了四款手錶,其中Lange 1無疑是最受矚目的。它不僅僅是一款具備時間和大日期顯示的手錶,還經過多年精雕細琢才得以完美實現。其面盤格局採用不對稱的佈局,但卻能達到視覺上的平衡,其核心元素巧妙地排列成一個等邊三角形,設計融入了黃金比例原則,讓人百看不膩。儘管Lange 1在過去的三十年來經歷了多次改款,但最初的設計基礎還是傳承至今並深深影響朗格的發展。
1994年:Saxonia
Saxonia系列為朗格產品線中較低調的作品,它採用簡潔的線條和不花俏的設計,使人將重點聚焦在手錶的細節上。最初的Saxonia錶徑僅34mm,但上手後會感覺比實際尺寸大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最初的Saxonia手錶其實是搭載矩形的Arkade機芯,並採用實底蓋設計,如今古董作品這些獨特的細節反而成為收藏家們追求的亮點。
1994年:Arkade
朗格回歸錶壇之際,身為元老的四款錶中就屬這款長得最不一樣。Arkade的尺寸為29x22mm,照理說是專為女性設計的作品,但與卡地亞Tank類似,這款錶並沒有特別設定是男錶或女錶。其酒桶形的錶殼設計靈感來自德勒斯登王宮的拱廊,面盤設計與Saxonia相似,整體顯得更為纖薄。可惜的是,Arkade並未獲得與朗格其他系列相同的市場回應,所以它已經不在他們家目前的產品線中,只能成為大家記憶中的經典。
1994年:1815
1815是首款結合了芝麻鍊系統和陀飛輪的手錶作品,其在過去的30年中也衍生出了多種款式。最初的Pour le Mérite陀飛輪將朗格的技術實力展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它與1994年同期出道的其他朗格手錶普遍採用實底蓋不同,1815系列引進透明底蓋設計,讓佩戴者可以隨時欣賞手錶內部機芯的動態與打磨修飾,成為今日朗格手錶的設計模範。
1997年:Cabaret
朗格復興後推出首批作品隔了3年,他們才又推出了Cabaret系列。Cabaret是朗格大膽嘗試方形錶殼的成果,並採用大日期顯示,營造出獨特的朗格風格。收藏家可以找到採用四種貴金屬材質的初期Cabaret作品,後來的款式還包括加入月相、陀飛輪功能或珍珠母貝面盤等多樣設計。這款手錶最吸引人的細節可能是其弧形錶殼輪廓和設計精緻的方形機芯,其具有錶背能夠一覽無遺機芯奧妙。
1999年:Datograph
連獨立製錶大師Philippe Dufour都曾讚賞朗格的Datograph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計時機芯」作品。Datograph於1999年首次亮相,是石英風暴以來錶壇首批自製計時碼錶之一。Datograph不僅因其位於面盤12點方向的大日期顯示樹立特色,還因其帶有原創性的小錶盤位置而受到矚目——因為這些小錶盤更靠近4點鐘和8點鐘位置,而不是3點鐘和9點鐘位置。最初採用羅馬數字時標的Datograph於2012年停產,朗格後來推出了更新後的Datograph Up/Down。據說早期Datograph各種金屬材質款式的產量只有約三千只,使其成為許多收藏家夢寐以求的聖杯級目標。
2001年:Langematik Perpetual
過往在討論萬年曆手錶時,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百達翡麗、愛彼與江詩丹頓等知名大品牌,而從2001年開始,朗格憑藉Langematik Perpetual加入了這場戰局。朗格對萬年曆的詮釋,由特色的大日期、羅馬數字時標記以及不走傳統路線的夜光塗層使用方式而建立自己的辨識度。
2006年:Richard Lange
朗格在剛復出的前10年基本上已經透過一款又一款複雜功能作品證明了自己的能耐,因此他們在2006年時創造了一款被朗格愛好者定調為和諧、俐落且美觀的手錶,在此時刻推出這麼一款作品有點返璞歸真的味道,於是他們才會打造一款實踐達文西格言的手錶:簡約是終極的精緻,這正是Richard Lange系列的寫照。
2009年:Zeitwerk
Zeitwerk一現身就用專利跳字顯示小時與分鐘打響名號。要製作出這種非常規指針設計的機芯過程非常複雜,而且機芯運作時還需要大量的動力才能完成每天共計1608次轉盤跳動的動作。這款作品與朗格之前創作過的作品沒有關聯,也沒有追隨當時任何的市場潮流,堅持做自己,並在其中展現自己傲人的技術實力,這是Zeitwerk帶給市場的震撼感受。
2019年:Odysseus
有點出人意料的是,朗格在復興20多年後才首度打造出自己的運動錶。Odysseus剛出道時以不鏽鋼材質、Gérald Genta式風格的設計和達到100米的防水性能,重新詮釋了朗格的設計DNA,這系列誕生一舉拓展了朗格的受眾範圍,相較於一般的運動錶,Odysseus具備大日期、纖長的折角錶耳和三件式錶殼等都顯得精緻許多,Odysseus仍然無疑是一款朗格Style的運動風作品。
以上就是A. LANGE & SÖHNE歷年創作過的手錶作品,有些作品能在歲月沖刷後昂然挺立,有些則是經過市場洗禮後退下舞台,這本來就是每個品牌都會面臨的問題,但朗格就是從這些不斷的嘗試與創新中,開創屬於自已的一條路,如今還是收藏家品味德國高級製錶工藝的代表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