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本年度連連發表數只結合極致藝術與工藝的錶作,繼'13年年初所發表的微縮馬賽克、微縮琺瑯與金線刺繡玫瑰手錶之後,本次又再度發表了融合多元藝術技法的一系列新作,並以「A Mythical Journey」為名,借用東方元素,創製出令人驚喜連連的時計!
文/Iesha Liu.訪問/Aby Chan.訪問攝影/Wing Au.資料提供/PIAGET
頂尖工藝的集成
位於日內瓦附近的 La Côte-aux-Fées 伯爵製錶工作坊裏,約40位製錶大師及珠寶工匠每天聚精會神地投入機芯製作的工序。他們奉獻代代相傳的雕刻、雕紋、寶石鑲嵌和寶石嵌飾工藝,將設計師的想像化為真正的傑作。
旅行的意義
'13年初伯爵以各種獨特工藝展現出Yves Piaget玫瑰的各種婉約姿態,11月中旬更再度援用微馬賽克、琺瑯,以及細緻動人的雕刻藝術,以「A Mythical Journey」為名,冶煉出另一番腕上新風景,令人大開眼界。
旅行,對很多人而言是一種對現實的逃逸,或許不想在過於熟悉的環境裡進行千篇一律的生活,因此出走就成了一種逃脫現實的方式;對另一些人而言,旅行,意謂著想像,奔馳在國界與國界之間,旅行不是現實的反面,而是一種創造,在不同文化的衝擊下鍛鍊出自己的全新樣貌,就宛如歷史扉頁裡,馬可·波羅(Marco Polo)於《馬可.波羅遊記》般敘述的所見所聞,或者1498年循海路經好望角抵達印度的第一位歐洲人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e Gama),以及艾爾南·柯提斯 (Hernán Cortés)、亞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雅克· 卡蒂亞(Jacques Cartier)及麥哲倫(Magellan)等偉大名字,代表著攀越歷史頂峰的冒險時代;而「A Mythical Journey」,正是以中國絲綢之路和印度香料之路為題,開啟一段令人充滿想像的異國冒險。
首見金屬微雕
是次發表的錶款中,除了揉合之前曾使用過的工藝技術外,首次出現的金屬微雕更是讓人驚豔,運用於Piaget Altiplano金屬微雕手錶上,其實「金屬微雕」(Bullino Engraving)技術由義大利的雕刻師研發,傳統上,這專門的工藝用於裝飾短刀和狩獵武器,而其名字亦源於義大利工匠使用的鐫刻工具。由於微雕效果極為細緻,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沿點與線雕鑿而成,其效果全憑工匠以不同的力度鐫刻。
從Piaget Altiplano金屬微雕手錶面盤的大象圖案,便可知悉其精細手藝的動人之處,金屬微雕大象圖案,先以拓於金質面盤上的透底紙和鉛筆勾勒實物原大的草圖。工匠利用顯微鏡,將大象輪廓以金屬尖針鐫刻於金質面盤上,再以金屬微雕技術潤飾大象流金閃爍的身體部分。皮膚紋理、眼睛位置及象鼻形態等細節部分,經工匠以精巧匠心處理,加上以鑽石頭鑿子雕琢的背景圖案,令構圖特別細膩動人。象身上呈灰色的部分,須以90度角微雕而成,而較深沉的陰影部分則以80度角鐫刻,金屬微雕圖案的最後階段潤飾工作,由工匠依賴圖像放大技術完成。
微雕大象圖案經過氧化工序後,綻放層次豐富的色澤。接著,工匠以木栓和打磨膏打磨作品,以增加光澤。最後,以墨彩塗於作品表面。在整個複雜的微雕過程中,工匠不時以鑽石及陶瓷圓盤打磨雕刻工具,以達致媲美解剖刀的尖銳刀鋒和精確度。大象俐落的線條令人驚歎。這是歷史上首只以金屬微雕技術頌揚大象高雅雄姿的手錶,為伯爵的大師級工藝技術平添另一欣賞角度。
完美揉合藝術與工藝
這些薈萃各種工藝的面盤,其上靜謐的風景活現多種精湛工藝,揉合金箔和內填琺瑯技術、細緻的微縮琺瑯細節、透明和彩色琺瑯工藝,加上雕刻工藝營造的質感,透過工匠大師們的巧手匠心,帶領眾人在腕間一饗亞洲和印度之旅,以大膽創意完美揉合藝術與頂尖工藝,成就千錘百鍊、栩栩如真的藝術作品。
以手工雕琢印度宮殿,為浮雕刻劃窗戶,打造瑰麗透視效果,透過一雙巧手將數十小時的心血凝煉成所需的圖像造型,精確度可細微至接近半毫米,是憑藉無比耐力煉就的極致結晶。
將大象輪廓以金屬尖針鐫刻於金質面盤上,皮膚紋理、眼睛位置及象鼻形態等細節部分,經工匠以精巧匠心處理,令構圖特別細膩動人。
迷上色彩
PIAGET在年初推出的Altiplano Micro-mosaic鑽錶面盤中,以逾1400條微型玻璃嵌片聚集而成的Yves Piaget玫瑰展示了這種古老手工技藝的美,而這朵瑰麗花瓣的作家今趟亦隨A Mythical Journey系列來港,介紹新作之餘同時揭開他迷上微砌馬賽克的創作之旅。
來自義大利羅馬的Cesare Bella,可以說視色彩為「終身伴侶」,雖然筆者與Bella言語不通,但透過翻譯得到最多的答案——「I love color most!」便可知其對顏色的鍾愛。「顏色擁有極大潛力,因為它能在無限的演變中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我喜歡用顏色去表達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而微砌馬賽克除運用色彩以外,更包含了繪畫、燒製以至切割技術等工藝元素,即使差之毫釐的透明玻璃原料,在製作過程中亦能變化出多種清晰絢爛的色彩。」Bella的微砌馬賽克工藝啟蒙自18世紀後期兩位最備受尊崇和著名的藝術家Cesare Aguatti和Giacomo Raffaeli,1775年,他們發明了一種名為「Filato」的技術,即是利用「Stretch」步驟製作小於一毫米直徑的微型鑲嵌片。這些鑲嵌片利用琺瑯製成,以超過攝氏800度的高溫混合加熱熔化成漿,冷卻後再切割成微小的鑲嵌片磚塊,此技術不單為馬賽克工藝帶來更小尺寸的原材料,更因為可應熱度和時間長短的燒製化成不同成色,以製作最仔細的光線效果和多種漸變的深淺色調選擇。「相對用於繪畫中的混色,微型馬賽克中使用的顏色更加得來不易,因為它的原材料是玻璃,要在加熱熔化的過程中獲取想要的色澤甚考工匠手藝,如果要做到漸變或多重深淺度的果效則難上加難。」
全球限量8只的Altiplano Micro-mosaic鑽錶全出自Bella手筆,每一只Yves Piaget玫瑰面盤均需兩至三個月時間完成,Bella笑言,紅色是最難獲取卻又是他最愛的顏色,但觀乎Yves Piaget玫瑰中那從深艷的紅漸化為粉紅與淺紫,最後擴散至純白的漸層色澤,Bella對運用其口中又愛又恨的紅亦已到爐火純青之境。「由於全人手所製,因此每一條用作拼合的玻璃嵌片都無法完全一樣,所以我視每一朵玫瑰都是全新的創作,它們都擁有不一樣的色調姿態,未來我希望能將此種工藝應用在手錶以外的載體上,讓這種美能繼續傳開。」A Mythical Journey系列內的Piaget Protocole XXL便是Bella與PIAGET再次合作誕生的傑作。
要組裝整個面盤隨時需要裝砌上千塊小於1mm的微型鑲嵌片,還要顧及多層漸變的深淺色澤和形狀大小,工序必須耗費大量時間,Bella便需兩至三個月才能完成一只Piaget Altiplano Micro-mosaic鑽錶面盤,他笑言45歲時視力尚算可以,但現時則要佩戴眼鏡,但眼鏡並未影響其敏銳度和細緻度。
Piaget Protocole XXL 進入微砌馬賽克世界
繼前不久伯爵所推出的微砌玫瑰手錶之後,本次登場的新款,一樣以精細微妙的馬賽克工藝,帶領人們進入色彩繽紛的東方園林景致之中。
紅色寶塔 墨色山水
在'13年初伯爵所推出的Altiplano Micro-mosaic微砌馬賽克手錶,當時盤面以手工鑲入的微馬賽克玫瑰,精細入微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愛馬仕和卡地亞也曾將此技法運用在手錶裡,將馬賽克手法運用到手錶之中的,或許伯爵不是第一人,可是這項起源於公元前一世紀的技藝,卻藉由伯爵之手跨越藝術的局限,成為伯爵在超薄機芯之外延續基因血脈的另一環。
本次所推出的Piaget Protocole XXL微砌馬賽克手錶,盤面主角是一紅色寶塔,而背景繪圖則是伯爵考察亞洲山水園景而設計的圖案。位於面盤左半邊的紅色寶塔結構,是伯爵延攬曾加入Altiplano Micro-mosaic微砌馬賽克手錶製作工程的工藝大師,再次合作之下所誕生的成果;至於面盤的運籌帷幄,本次是伯爵先將設計圖繪製好以後,再交由工藝師一步一步鑲入馬賽克玻璃片。
然而,馬賽克技法之所以具有難度的地方,是工匠必須先將彩瓷以超過攝氏800度的高溫混合加熱,然而留待玻璃漿冷卻後,工匠再將其切割成微小的正方形磚塊,而這些小磚塊便成了工匠的調色底色盤,工匠必須根據草稿的顏色作出正確的混色,因此磚塊必須再燒融,與其他顏色結合混搭成新色,據聞微砌馬賽克技術的顏色超過一萬種多元色調,不但可以作出多種漸變的深淺色澤之外,工匠還可以依照不同的光線折射作出微調,以達到最為細緻的色調視感,這種精細程度甚至能達到每平方厘米由560塊鑲嵌片組成,令人大歎其奧妙與精緻的工藝水準。
這款微砌馬賽克手錶,也是經過如此繁複的工序才有現在的面貌,由於製作不易,總數僅8只,位於盤面左方的紅色寶塔,其肌理是工匠經過銼磨馬賽克玻璃鑲片,以達至所需大小與形狀,最後加以修飾而成。紅色寶塔與背景的墨色山水交織出壯麗的、迷人的東方風景,讓人著迷於小小錶徑裡頭的馬賽克世界,令人深刻感動。
18K白金微砌馬賽克材質/830P手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錶徑46x42mm/限量8只
Piaget Altiplano金線繡出冷冽松梅
松柏在中國寓意為生機,寒梅則有萬象更新、清雅脫俗之意,伯爵這次取經東方元素與技法,再次推出以金線刺繡為主的獨特時計!
刺繡交織自然原貌
延續Altiplano Gold Thread Embroidery手錶的金線刺繡技法,本次所推出的Piaget Altiplano珍貴線刺繡手錶,以「A Mythical Journey系列」為主題,在深邃黝黑的盤面上繡出松柏與梅花,其實金線刺繡來自歷史悠久的中國,中國的刺繡,早期使用「鎖針繡法」,是採用「套花」、「扣花」、「拉花」的技法,這種繡法成為後世運用廣泛的鉤針法的根源。
刺繡圖案大致採用幾何圖紋及自然的鳥獸花紋為主,保存至今的「乘雲繡」,是以黃色絲繡在白帛上,以「鎖針繡」繡成雲紋,熟練而流暢的線條顯示刺繡的普及發展。隨著繡技的進步,後來新創「平針繡法」,特別講究絲線色彩濃淡的配合,長、短針的交互適切運用,並以順線、扎邊、藏針眼等技法,使繡品表現質感,繡者又可融和個人的巧思靈感自由的發揮,產生真正富有藝術性的創作。
'13年所推出的Piaget Altiplano珍貴線刺繡手錶,融合了中國數千來以來的刺繡精華,以金線刺繡工藝,為面盤設計開拓嶄新領域,成就動人心魄的曠世之作,這種刺繡手法在錶壇十分少見,不過剛在本年度GPHG獲獎的香奈兒錶款中,便應用了此一獨特技藝。在製作程序上,首先絲綢被拉緊並固定於框架之上,再由工匠描出圖案線條。接著,刺繡工匠以鏽針將金線絞成螺旋狀的金絲細工,再以無窮耐心將構圖細節逐一繡於絲綢上。
Altiplano面盤上的松樹枝為立體緞面繡,以裡側托縫針步刺繡,松針則以直縫針步繡成,整個刺繡圖案共耗費逾6小時,所需的珍貴金線長達兩米。這精緻細膩的線刺繡技術,精密度可細微至少於0.5mm。為確保刺繡圖案比例精確,同時克服面盤尺寸、手工裝配元件厚度及超薄錶殼的限制,伯爵與刺繡工匠須緊密合作。刺繡圖案在工匠的巧手下逐漸浮現,亮麗的黑色絲綢和炫目的珍貴金線,交織出栩栩如生的造型。
18K白金材質/430P手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黑色絲綢梅花面盤/錶款鑲嵌78顆鑽石,約重0.7克拉/藍寶石水晶鏡面/錶徑38mm/限量38只
Piaget Polo 琺瑯入錶一顯神韻
浮動陀飛輪其實是將傳動的輪系隱藏於陀飛輪與小時面盤之下,因此能營造出這種飄浮的視覺效果,加入內填琺瑯與雕刻技法,讓這只Piaget Polo系列成為伯爵又一經典。
內填琺瑯的精妙
內填琺瑯是不少高級製錶品牌應用於手錶的技法,然而因應圖樣的差異,而輔以雕刻或其他琺瑯技法,伯爵在製錶技術上時常融入這些本來應用於藝術品上的技法,將錶款的種種細節打造得宛如藝術品一般,而本次伯爵所推出的Piaget Polo浮動陀飛輪雕刻內填琺瑯手錶,除了運用需要複雜技法的內填琺瑯之外,更加入了細膩的雕刻手法,一舉襯托出面盤上浮動陀飛輪的美妙走時。
內填琺瑯最初是在公元11世紀時,由法國里摩的琺瑯工匠發明出來的,它是在歐洲原本製作琺瑯的技藝的基礎上、在舊有的掐絲琺瑯製作工藝中作出新的突破而發展起來的,內填琺瑯是清朝初期的康熙年間傳入中國的,由於內填琺瑯的製作,沒有了掐絲這道工序,就可以將透明琺瑯釉料直接填入圖案中進行燒製,因此當時工匠才稱之為「內填琺瑯」。
內填琺琅是不用掐絲作圖的,而是在金屬的質地上,以壓模法或剔刻法做出花紋,並在凹下處,填以琺瑯彩進而燒製。同時,這種琺瑯彩也以透明琺瑯為主,這一點也與以往掐絲琺瑯專用不透明琺瑯釉料燒製有所不同。
內填琺琅的製作工藝與掐絲琺瑯相似,由於填燒的釉層有厚薄的不同而呈多種形態;或者在胎上精雕細刻成漂亮的錦地及紋飾,再填燒各色透明釉。當此步驟完成後,要等候其風乾後放置在超過800度的高溫窯中燒製,每一層的塗料都需要在高溫窯中燒製40∼60秒。這種製作方法的難點是首先將要製作的圖案成型,有些複雜的造型往往要有幾個大的模組組合,另需更多細小配件。內填琺瑯雖然耗時費力,但成品細膩且整體感很完整。
至於錶款所搭載的浮動陀飛輪裝置,融入象徵幸福與財富的環形大象圖案,搭配608P機芯看似是懸浮於面盤上自轉運作的陀飛輪裝置,以及細膩入微的雕塑技法,讓新款成為Piaget Polo系列又一力作。
18K白金材質/608P手動上鍊機芯/陀飛輪裝置/黑色雕刻琺瑯面盤/錶款鑲嵌34顆鑽石,約重2.3克拉/藍寶石水晶鏡面/錶徑45mm/限量3只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95》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
文/Iesha Liu.訪問/Aby Chan.訪問攝影/Wing Au.資料提供/PIAGET
頂尖工藝的集成
位於日內瓦附近的 La Côte-aux-Fées 伯爵製錶工作坊裏,約40位製錶大師及珠寶工匠每天聚精會神地投入機芯製作的工序。他們奉獻代代相傳的雕刻、雕紋、寶石鑲嵌和寶石嵌飾工藝,將設計師的想像化為真正的傑作。
旅行的意義
'13年初伯爵以各種獨特工藝展現出Yves Piaget玫瑰的各種婉約姿態,11月中旬更再度援用微馬賽克、琺瑯,以及細緻動人的雕刻藝術,以「A Mythical Journey」為名,冶煉出另一番腕上新風景,令人大開眼界。
旅行,對很多人而言是一種對現實的逃逸,或許不想在過於熟悉的環境裡進行千篇一律的生活,因此出走就成了一種逃脫現實的方式;對另一些人而言,旅行,意謂著想像,奔馳在國界與國界之間,旅行不是現實的反面,而是一種創造,在不同文化的衝擊下鍛鍊出自己的全新樣貌,就宛如歷史扉頁裡,馬可·波羅(Marco Polo)於《馬可.波羅遊記》般敘述的所見所聞,或者1498年循海路經好望角抵達印度的第一位歐洲人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e Gama),以及艾爾南·柯提斯 (Hernán Cortés)、亞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go Vespucci)、雅克· 卡蒂亞(Jacques Cartier)及麥哲倫(Magellan)等偉大名字,代表著攀越歷史頂峰的冒險時代;而「A Mythical Journey」,正是以中國絲綢之路和印度香料之路為題,開啟一段令人充滿想像的異國冒險。
首見金屬微雕
是次發表的錶款中,除了揉合之前曾使用過的工藝技術外,首次出現的金屬微雕更是讓人驚豔,運用於Piaget Altiplano金屬微雕手錶上,其實「金屬微雕」(Bullino Engraving)技術由義大利的雕刻師研發,傳統上,這專門的工藝用於裝飾短刀和狩獵武器,而其名字亦源於義大利工匠使用的鐫刻工具。由於微雕效果極為細緻,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沿點與線雕鑿而成,其效果全憑工匠以不同的力度鐫刻。
從Piaget Altiplano金屬微雕手錶面盤的大象圖案,便可知悉其精細手藝的動人之處,金屬微雕大象圖案,先以拓於金質面盤上的透底紙和鉛筆勾勒實物原大的草圖。工匠利用顯微鏡,將大象輪廓以金屬尖針鐫刻於金質面盤上,再以金屬微雕技術潤飾大象流金閃爍的身體部分。皮膚紋理、眼睛位置及象鼻形態等細節部分,經工匠以精巧匠心處理,加上以鑽石頭鑿子雕琢的背景圖案,令構圖特別細膩動人。象身上呈灰色的部分,須以90度角微雕而成,而較深沉的陰影部分則以80度角鐫刻,金屬微雕圖案的最後階段潤飾工作,由工匠依賴圖像放大技術完成。
微雕大象圖案經過氧化工序後,綻放層次豐富的色澤。接著,工匠以木栓和打磨膏打磨作品,以增加光澤。最後,以墨彩塗於作品表面。在整個複雜的微雕過程中,工匠不時以鑽石及陶瓷圓盤打磨雕刻工具,以達致媲美解剖刀的尖銳刀鋒和精確度。大象俐落的線條令人驚歎。這是歷史上首只以金屬微雕技術頌揚大象高雅雄姿的手錶,為伯爵的大師級工藝技術平添另一欣賞角度。
完美揉合藝術與工藝
這些薈萃各種工藝的面盤,其上靜謐的風景活現多種精湛工藝,揉合金箔和內填琺瑯技術、細緻的微縮琺瑯細節、透明和彩色琺瑯工藝,加上雕刻工藝營造的質感,透過工匠大師們的巧手匠心,帶領眾人在腕間一饗亞洲和印度之旅,以大膽創意完美揉合藝術與頂尖工藝,成就千錘百鍊、栩栩如真的藝術作品。
▲ 接近半毫米的精確
以手工雕琢印度宮殿,為浮雕刻劃窗戶,打造瑰麗透視效果,透過一雙巧手將數十小時的心血凝煉成所需的圖像造型,精確度可細微至接近半毫米,是憑藉無比耐力煉就的極致結晶。
▲ 金屬尖針刻畫細膩面盤
將大象輪廓以金屬尖針鐫刻於金質面盤上,皮膚紋理、眼睛位置及象鼻形態等細節部分,經工匠以精巧匠心處理,令構圖特別細膩動人。
迷上色彩
PIAGET在年初推出的Altiplano Micro-mosaic鑽錶面盤中,以逾1400條微型玻璃嵌片聚集而成的Yves Piaget玫瑰展示了這種古老手工技藝的美,而這朵瑰麗花瓣的作家今趟亦隨A Mythical Journey系列來港,介紹新作之餘同時揭開他迷上微砌馬賽克的創作之旅。
來自義大利羅馬的Cesare Bella,可以說視色彩為「終身伴侶」,雖然筆者與Bella言語不通,但透過翻譯得到最多的答案——「I love color most!」便可知其對顏色的鍾愛。「顏色擁有極大潛力,因為它能在無限的演變中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我喜歡用顏色去表達自己的創意和想法。而微砌馬賽克除運用色彩以外,更包含了繪畫、燒製以至切割技術等工藝元素,即使差之毫釐的透明玻璃原料,在製作過程中亦能變化出多種清晰絢爛的色彩。」Bella的微砌馬賽克工藝啟蒙自18世紀後期兩位最備受尊崇和著名的藝術家Cesare Aguatti和Giacomo Raffaeli,1775年,他們發明了一種名為「Filato」的技術,即是利用「Stretch」步驟製作小於一毫米直徑的微型鑲嵌片。這些鑲嵌片利用琺瑯製成,以超過攝氏800度的高溫混合加熱熔化成漿,冷卻後再切割成微小的鑲嵌片磚塊,此技術不單為馬賽克工藝帶來更小尺寸的原材料,更因為可應熱度和時間長短的燒製化成不同成色,以製作最仔細的光線效果和多種漸變的深淺色調選擇。「相對用於繪畫中的混色,微型馬賽克中使用的顏色更加得來不易,因為它的原材料是玻璃,要在加熱熔化的過程中獲取想要的色澤甚考工匠手藝,如果要做到漸變或多重深淺度的果效則難上加難。」
全球限量8只的Altiplano Micro-mosaic鑽錶全出自Bella手筆,每一只Yves Piaget玫瑰面盤均需兩至三個月時間完成,Bella笑言,紅色是最難獲取卻又是他最愛的顏色,但觀乎Yves Piaget玫瑰中那從深艷的紅漸化為粉紅與淺紫,最後擴散至純白的漸層色澤,Bella對運用其口中又愛又恨的紅亦已到爐火純青之境。「由於全人手所製,因此每一條用作拼合的玻璃嵌片都無法完全一樣,所以我視每一朵玫瑰都是全新的創作,它們都擁有不一樣的色調姿態,未來我希望能將此種工藝應用在手錶以外的載體上,讓這種美能繼續傳開。」A Mythical Journey系列內的Piaget Protocole XXL便是Bella與PIAGET再次合作誕生的傑作。
▲ A Mythical Journey系列朵瑰麗花瓣的作家——Cesare Bella
▲ 微細工藝極考功夫
要組裝整個面盤隨時需要裝砌上千塊小於1mm的微型鑲嵌片,還要顧及多層漸變的深淺色澤和形狀大小,工序必須耗費大量時間,Bella便需兩至三個月才能完成一只Piaget Altiplano Micro-mosaic鑽錶面盤,他笑言45歲時視力尚算可以,但現時則要佩戴眼鏡,但眼鏡並未影響其敏銳度和細緻度。
Piaget Protocole XXL 進入微砌馬賽克世界
繼前不久伯爵所推出的微砌玫瑰手錶之後,本次登場的新款,一樣以精細微妙的馬賽克工藝,帶領人們進入色彩繽紛的東方園林景致之中。
紅色寶塔 墨色山水
在'13年初伯爵所推出的Altiplano Micro-mosaic微砌馬賽克手錶,當時盤面以手工鑲入的微馬賽克玫瑰,精細入微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愛馬仕和卡地亞也曾將此技法運用在手錶裡,將馬賽克手法運用到手錶之中的,或許伯爵不是第一人,可是這項起源於公元前一世紀的技藝,卻藉由伯爵之手跨越藝術的局限,成為伯爵在超薄機芯之外延續基因血脈的另一環。
本次所推出的Piaget Protocole XXL微砌馬賽克手錶,盤面主角是一紅色寶塔,而背景繪圖則是伯爵考察亞洲山水園景而設計的圖案。位於面盤左半邊的紅色寶塔結構,是伯爵延攬曾加入Altiplano Micro-mosaic微砌馬賽克手錶製作工程的工藝大師,再次合作之下所誕生的成果;至於面盤的運籌帷幄,本次是伯爵先將設計圖繪製好以後,再交由工藝師一步一步鑲入馬賽克玻璃片。
然而,馬賽克技法之所以具有難度的地方,是工匠必須先將彩瓷以超過攝氏800度的高溫混合加熱,然而留待玻璃漿冷卻後,工匠再將其切割成微小的正方形磚塊,而這些小磚塊便成了工匠的調色底色盤,工匠必須根據草稿的顏色作出正確的混色,因此磚塊必須再燒融,與其他顏色結合混搭成新色,據聞微砌馬賽克技術的顏色超過一萬種多元色調,不但可以作出多種漸變的深淺色澤之外,工匠還可以依照不同的光線折射作出微調,以達到最為細緻的色調視感,這種精細程度甚至能達到每平方厘米由560塊鑲嵌片組成,令人大歎其奧妙與精緻的工藝水準。
這款微砌馬賽克手錶,也是經過如此繁複的工序才有現在的面貌,由於製作不易,總數僅8只,位於盤面左方的紅色寶塔,其肌理是工匠經過銼磨馬賽克玻璃鑲片,以達至所需大小與形狀,最後加以修飾而成。紅色寶塔與背景的墨色山水交織出壯麗的、迷人的東方風景,讓人著迷於小小錶徑裡頭的馬賽克世界,令人深刻感動。
▲ Piaget Protocole XXL微砌馬賽克手錶
18K白金微砌馬賽克材質/830P手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錶徑46x42mm/限量8只
Piaget Altiplano金線繡出冷冽松梅
松柏在中國寓意為生機,寒梅則有萬象更新、清雅脫俗之意,伯爵這次取經東方元素與技法,再次推出以金線刺繡為主的獨特時計!
刺繡交織自然原貌
延續Altiplano Gold Thread Embroidery手錶的金線刺繡技法,本次所推出的Piaget Altiplano珍貴線刺繡手錶,以「A Mythical Journey系列」為主題,在深邃黝黑的盤面上繡出松柏與梅花,其實金線刺繡來自歷史悠久的中國,中國的刺繡,早期使用「鎖針繡法」,是採用「套花」、「扣花」、「拉花」的技法,這種繡法成為後世運用廣泛的鉤針法的根源。
刺繡圖案大致採用幾何圖紋及自然的鳥獸花紋為主,保存至今的「乘雲繡」,是以黃色絲繡在白帛上,以「鎖針繡」繡成雲紋,熟練而流暢的線條顯示刺繡的普及發展。隨著繡技的進步,後來新創「平針繡法」,特別講究絲線色彩濃淡的配合,長、短針的交互適切運用,並以順線、扎邊、藏針眼等技法,使繡品表現質感,繡者又可融和個人的巧思靈感自由的發揮,產生真正富有藝術性的創作。
'13年所推出的Piaget Altiplano珍貴線刺繡手錶,融合了中國數千來以來的刺繡精華,以金線刺繡工藝,為面盤設計開拓嶄新領域,成就動人心魄的曠世之作,這種刺繡手法在錶壇十分少見,不過剛在本年度GPHG獲獎的香奈兒錶款中,便應用了此一獨特技藝。在製作程序上,首先絲綢被拉緊並固定於框架之上,再由工匠描出圖案線條。接著,刺繡工匠以鏽針將金線絞成螺旋狀的金絲細工,再以無窮耐心將構圖細節逐一繡於絲綢上。
Altiplano面盤上的松樹枝為立體緞面繡,以裡側托縫針步刺繡,松針則以直縫針步繡成,整個刺繡圖案共耗費逾6小時,所需的珍貴金線長達兩米。這精緻細膩的線刺繡技術,精密度可細微至少於0.5mm。為確保刺繡圖案比例精確,同時克服面盤尺寸、手工裝配元件厚度及超薄錶殼的限制,伯爵與刺繡工匠須緊密合作。刺繡圖案在工匠的巧手下逐漸浮現,亮麗的黑色絲綢和炫目的珍貴金線,交織出栩栩如生的造型。
▲ Piaget Altiplano珍貴線刺繡手錶
18K白金材質/430P手動上鍊機芯/時、分顯示/黑色絲綢梅花面盤/錶款鑲嵌78顆鑽石,約重0.7克拉/藍寶石水晶鏡面/錶徑38mm/限量38只
Piaget Polo 琺瑯入錶一顯神韻
浮動陀飛輪其實是將傳動的輪系隱藏於陀飛輪與小時面盤之下,因此能營造出這種飄浮的視覺效果,加入內填琺瑯與雕刻技法,讓這只Piaget Polo系列成為伯爵又一經典。
內填琺瑯的精妙
內填琺瑯是不少高級製錶品牌應用於手錶的技法,然而因應圖樣的差異,而輔以雕刻或其他琺瑯技法,伯爵在製錶技術上時常融入這些本來應用於藝術品上的技法,將錶款的種種細節打造得宛如藝術品一般,而本次伯爵所推出的Piaget Polo浮動陀飛輪雕刻內填琺瑯手錶,除了運用需要複雜技法的內填琺瑯之外,更加入了細膩的雕刻手法,一舉襯托出面盤上浮動陀飛輪的美妙走時。
內填琺瑯最初是在公元11世紀時,由法國里摩的琺瑯工匠發明出來的,它是在歐洲原本製作琺瑯的技藝的基礎上、在舊有的掐絲琺瑯製作工藝中作出新的突破而發展起來的,內填琺瑯是清朝初期的康熙年間傳入中國的,由於內填琺瑯的製作,沒有了掐絲這道工序,就可以將透明琺瑯釉料直接填入圖案中進行燒製,因此當時工匠才稱之為「內填琺瑯」。
內填琺琅是不用掐絲作圖的,而是在金屬的質地上,以壓模法或剔刻法做出花紋,並在凹下處,填以琺瑯彩進而燒製。同時,這種琺瑯彩也以透明琺瑯為主,這一點也與以往掐絲琺瑯專用不透明琺瑯釉料燒製有所不同。
內填琺琅的製作工藝與掐絲琺瑯相似,由於填燒的釉層有厚薄的不同而呈多種形態;或者在胎上精雕細刻成漂亮的錦地及紋飾,再填燒各色透明釉。當此步驟完成後,要等候其風乾後放置在超過800度的高溫窯中燒製,每一層的塗料都需要在高溫窯中燒製40∼60秒。這種製作方法的難點是首先將要製作的圖案成型,有些複雜的造型往往要有幾個大的模組組合,另需更多細小配件。內填琺瑯雖然耗時費力,但成品細膩且整體感很完整。
至於錶款所搭載的浮動陀飛輪裝置,融入象徵幸福與財富的環形大象圖案,搭配608P機芯看似是懸浮於面盤上自轉運作的陀飛輪裝置,以及細膩入微的雕塑技法,讓新款成為Piaget Polo系列又一力作。
▲ Piaget Polo浮動陀飛輪雕刻內填琺瑯手錶
18K白金材質/608P手動上鍊機芯/陀飛輪裝置/黑色雕刻琺瑯面盤/錶款鑲嵌34顆鑽石,約重2.3克拉/藍寶石水晶鏡面/錶徑45mm/限量3只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95》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