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顯示手錶

偏心顯示是一種非常有魅力的面盤配置,如果你是個正統派的可能不敢在第一只就買它,不過如果把時間放長它應該還是會在你的名單裡占有一席之地,也許是第四或是第五只,但少了它,你就會覺得自己的收藏不夠完整。而設計一只偏心錶恐怕也是設計師的終極挑戰,沒了縱橫軸線和中心點可以依靠,三十幾釐米的面盤一下子變得好大,甚麼元素該放哪裡、放多大都得再三斟酌,更別提這還牽涉到機械結構,因此一只安排妥當的偏心錶本身就像一幅畫或是一座建築物,在視覺和結構上展現出完美的平衡。

CHRONOSWISS Régulateur 30
中規中矩的紀念款式

CHRONOSWISS瑞寶在 2012 年易主,2013年的 Baselworld 是他們家在那之後首度大規模的發表,不過從實質錶款來看易主一事還沒有對產品走向帶來太多變化(比起來他們前幾年的有些新款還比較有調整方向的意味),像這款 30 週年紀念款就做得中規中矩,品牌的經典元素在這款上頭幾乎都找得到。錶款名稱雖然說是三針一線,不過實際上的顯示方式是跳 時錶;瑞寶過去也出過跳時錶,不過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方形的款式,這次的則是圓錶。面盤的配置以跳時窗、偏心分針加上小秒針的基本元素來說,大小比例相當適中,錶面整體的平衡感相當好,機刻花紋、錢幣紋錶圈和洋蔥式錶冠等等品牌特徵也都一應俱全,以 30 週年紀念款來說有特殊性也有代表性,可以說相當稱職。只是以筆者個人的偏好而言,跳時的數字如果選擇更古典一些的字型會更符合整體風格,小秒針採用尾端突出的細針面盤也會更有變化,不過這些細節基本上無損於錶款的整體結構。

GLASHÜTTE ORIGINAL PanoReserve
晉身更高的格調

過去幾年 GLASHÜTTE ORIGINAL 格拉蘇蒂手錶在他們的 Senator 系列上下了不少功夫,連續改了幾次到 2013 年才算是真的定下來了,相形之下品牌旗下的另一塊招牌 Pano 系列卻直到 2012 年才正式更新,不過卻是一次到位,成果也很令人滿意。其實從 2007 年之後 Pano 系列就以 "XL" 的形式推出改款,不過 Pano XL 跟原本的 Pano 算是平行的,因此還不算是正式的更新,直到 '12 年他們把系列下面幾個重要款式拉出來,整個重新設計過,這個經典系列才終於邁向新世代。新版的 Pano 錶徑由 39 左右加大到 40mm,改得不算多,不過由於錶圈改細了不少,因此視覺上新版好像大了很多;面盤的整體風格修得更洗練了,細節改以更簡單的方式來呈現,像是時分針等等的刻度原本是一整圈跟母盤面不同的表面處理,現在只是淺淺地跟母盤面做出高低差,整個錶面看起來更清爽、也更大氣了,沒有舊版那種施展不開的感覺,整體格調更高了。

 

 

▲ 左為CHRONOSWISS Régulateur 30,右為GLASHÜTTE ORIGINAL PanoReserve。


JAQUET DROZ Grande Seconde Quantieme
偏心顯示的王者

提到偏心顯示,JAQUET DROZ雅克德羅應該是筆者心目中永遠的第一品牌,他們家以招牌的 Grande Seconde 為首發展出各式各樣的偏心顯示,變化既多,更重要的是錶面都規劃得極為協調而優雅,這中間需要的設計功力要比規規矩矩的中央指針來得高上許多。這款大 秒針日期顯示錶2011年推出的時候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兩款 All Black 款的黑化製程上,不過我卻是更折服於它跟大秒針同軸日期顯示;像 Grande Seconde 這樣 8 字形的面盤配置如果要加上日期,一般都會想到用視窗或是在左右加上逆跳,跟大秒針同軸當然也是一個 選擇,不過這種做法的難度比較高,一不小心就會把那個子面盤搞得很亂,不過JAQUET DROZ卻成功地駕馭了這些元素,讓錶款保留了品牌的味道,同時又加入了新鮮感,是他們家近期最好的新設計之一。附帶一提,包括兩個黑化處理的款式和這個銀面的款式訂價都落在中價位,以 JAQUET DROZ 來說實在是相當吸引人的訂價。

MONTBLANC Nicolas Rieussec Chronograph Open Hometime
高辨識度的當家錶款

MONTBLANC 萬寶龍的 Nicolas Rieussec 計時碼錶自從 2008 年首次推出以來真的是年年都有新款,有時改得多點有時改得少點,不過整體的感覺卻是一路延續下來。鏤空/非鏤空是這款歷代改款很重要的一個修改點,基本上它在推出隔年就出過鏤空版了,2011 年調整了一下鏤空的方式(玫瑰金版),2012 年推出了不鏽鋼版,也就是這次介紹的這款。老實說筆者個人比較偏好非鏤空版,不過鏤空版可以看到三個子面盤交接處機械結構的作動也是一種樂趣。2011年後版本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就是面盤由原本的上下 2 Tones 改成了整面的麥穗紋,整體的精緻度有因此提升。Nicolas Rieussec作為萬寶龍的第一款自製機芯錶款卻採用了相當特殊的面盤配置,時分針偏心,計時資訊則是以碟式顯示在下半部,這種作法的確為錶款建立了極高的辨識度,不過多少也限制了款式的變化,說來這也算是偏心顯示的一種原罪。

 

 

 

 

▲ 左為JAQUET DROZ Grande Seconde Quantieme,右為MONTBLANC Nicolas Rieussec Chronograph Open Hometime。


EDOX Grand Ocean Date Automatic
打造偏心錶款之道

錶款要作成偏心的方法不外乎幾種,有的是原生的機芯就是偏心的,也有的是在中央顯示的機芯上多加幾枚齒輪,把時分針輪系引到旁邊去;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在大錶殼裡頭裝進小機芯,然後讓機芯在錶殼內整個偏到一邊,這樣面盤上的時分針自然就不會在中央了。EDOX依度的這款用的就是第三種做法,這款偏心錶的錶徑高達 45mm,搭載的 ETA 2004機芯直徑卻只有23.3mm,幾乎只有錶徑的一半,可以安裝在錶殼內的任何位置,於是 EDOX將它固定在錶殼的右下方,讓時分針在面盤上偏到一邊——其實從錶冠的位置也可以看出這一點。由於機芯只佔了錶殼的一隅,面盤的左上方實際上沒辦法安排任何功能,因 此錶款就想辦法從設計上來彌補:右下方的時分盤和底下的母面盤之間有很大的高低差,而母面盤上又有誇張的羅馬數字時標,這些細節都有助於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不會去思考機芯的位置,只會注意到偏心的設計本身。

MAURICE LACROIX Pontos Decentrique GMT
偏心名作的後繼

MAURICE LACROIX艾美在 2006 年推出的 Pontos 偏心兩地時間可以說是奠定了品牌接下來現代主義風格一線的調性,對今天的艾美來說意義重大,而這款 2012 年推出的新款作為它的後繼款式,一方面看得到它對舊款現代風格的繼承,也感覺得到在這幾年間艾美對這套 風格的演繹。錶款面盤的配置完全相同,延續了舊款協調又好讀的優點,設計上則變得更俐落了,從 2006 年推出以來 Pontos 偏心 GMT 經歷過許多次小改,不過直到這次才大幅削減了面盤上的元素,子面盤和母面盤之間只用高低差做出區隔,取消了外框之類的裝飾, 時標等等必要的元素也採用了最簡單的樣式,整個面盤看起來更洗練了。不過新款的日期窗筆者個人有點在意,它實際的顯示區域是很端正的梯形,但它外圍的斜面配合時分盤的軸心被拉得偏了一邊,由於錯覺的關係導致整個日期看起來都歪歪的;嚴格來說這種設計在視認性上個人認為有待商榷,不過對偏心這個設計主題來說又非常點題,只能說這是個自我風格濃重的設計導向了。

 

 

 

 

▲ 左為EDOX Grand Ocean Date Automatic,右為MAURICE LACROIX Pontos Decentrique GMT。


TISSOT Couturier Small Second
嚴謹的設計方法論

這款小三針也可以算是 2013 年 TISSOT 天梭相當令人注目的一款。在這款上頭天梭挑戰了面盤配置的設計功力,它不但是小三針,而且還偏心,甚至是採取斜向排列,要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前提下設計出一個好用好看的面盤其實頗不容易。如果仔細分析它的格局可以看出設計師在設計時相當謹慎,像是 TISSOT 的 Logo 有 標齊時分針軸心的高度,"AUTOMATIC" 字樣也有標齊小秒針軸心的高度,日期窗位在水平軸上,往上也有對到 Logo,整體來說錶款的格局非常工整,甚至有點德國錶在設計上斤斤計較的程度了,不過以實際成品來說,整個錶面看起來卻稍嫌空了一點(尤其是下半部); 極簡的設計很容易有這個問題,這個時候就要靠質感和作工來充實了,不過這款在這方面又陽春了些,導致整個錶面好像少了點什麼。不過基本上筆者個人還是很肯定天梭在這款上的用心,而且以錶款 39mm 的錶徑來說視覺上的完成度仍然不錯。

HAMILTON Jazzmaster Regulator
打破價位帶的嘗試

HAMILTON漢米爾頓作為 Swatch Group 下一個重點栽培品牌的態勢,2013 年又多了一個佐證,那就是 ETA 繼 H21 和 31 之後又幫他們打造了一枚專用機芯 H12,而且是集團中同價位帶相當少見的三針一線;三針一線是一個定位相當微妙的款式,一方面它的顯示方式相 當有魅力,但是真要下手的話大部份的人還是會有所保留,在購買順位上一般來說是會被排在比較後頭, 比較偏向收藏類型,因此多半是中高價位的品牌在出, 由 HAMILTON 來出是要將它導入另一種操作模式,要說服入門的消費者第一、第二只就買三針一線也無妨, 算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做法。H12的三針一線不是傳統的直三針,而是從左上斜向右下的排列,筆者個人是覺得這麼作沒問題,比較可惜的是三根針沒有落在一直線上,導致中央三個軸心的位置看起來有點曖昧, 少了三針一線應有的工整感覺,不過錶款還是有在區隔各個盤面上花了不少功夫,每個面盤的功能仍然有被突顯出來。

 

 

 

 

▲ 左為TISSOT Couturier Small Second,右為HAMILTON Jazzmaster Regulator。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91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