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陀飛輪算是陀飛輪的一個小小的進階, 取消了正面的錶橋,讓遮蔽更少, 不過也因為少了一半的支撐,穩定度更受考驗, 因此至今仍然有一派製錶師排斥這種做法。其實手錶飛行陀飛輪發展了二十多年,穩定度的問題一定程度上算是已經克服了,不論是自製還是委外,素有定論評斷的模組也不在少, 因此市場上對它評價的著眼點, 早就從技術轉移到設計了。
文/Kyo Sun · 攝影/Rick Lou · 資料提供/各大品牌
HERMÈS Arceau Lift
這款飛行陀飛輪是在 2014 年年初先行推出的,Lift 的這個名字則是取義於陀飛輪籠架和發條盒蓋板上的雙 H Logo 的出處,在工業感和人文氣質的調和下,看起來有種 20 世紀初期古典和工業革命過渡期的感覺。
HERMÈS 愛馬仕不是沒出過高階複雜功能, 不過數量上的確不多,再加上近幾年他們開始 將炫技式的款式轉往時間暫停這一類活動機 關功能,傳統高階複雜功能的產品就更少了(這麼一說倒是忽然讓人意識到其實愛馬仕的鐘錶產品線還算滿務實的)。這款飛行陀飛輪是在 2014 年年初先行推出的,隨後在三月的 Baselworld 上又發表了用琺瑯彩繪把錶面蓋起來 的版本。錶款的機芯是來自專門提供複雜功能模組的 La Joux-Perret 機芯廠,這枚 LJP 7910 過去曾經出現在許多品牌的飛行陀飛輪錶款上, 其中有不少都採用了透明的基板和夾板(比如說崑崙),愛馬仕這款並沒有做成透明的,不過開面的設計算是繼承了高露出度的這個特色(相對地琺瑯彩繪版就真的全封起來了)。
錶款的名字 Lift(電梯)是取義於陀飛輪籠架 和發條盒蓋板上的雙 H Logo 的出處,這個 Logo 是來自愛馬仕巴黎 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 24 號總店店內電梯門上的裝飾。根據品牌研發 部門負責人在受訪時的說法,這是當他在構思這個新產品的時候,偶然逛到巴黎總店,看到電梯門上的 Logo 然後被觸發的,但事實上這 個 Logo 被用在愛馬仕的產品並非僅見於這款 陀飛輪錶,不過似乎也不常見就是了。雙 H 的另一個 H 指的是 Hollande 家族,會有這個 Logo 是為了紀念創辦人的孫子 Emile Hermes 與 Julie Hollande 在 1900 年結為夫婦,雙 H 象徵的正是兩個家族之間的姻親。這個 Logo 於 1923 年被用在巴黎總店的電梯門上,為了紀念這個年 份,錶款機芯在愛馬仕的型號就編作 H1923。
雙 H Logo 在錶面上出現了兩次,一處是飛行陀飛輪的籠架,另一個是發條盒的蓋板,不過一方面 Logo 本身的圖案繁複,再者兩者採用了 不同的表面處理,因此乍看之下並不會有重複的感覺。LJP 的這枚陀飛輪機芯結構原本就很簡單,主要的輪系幾乎都集中在垂直軸線上, 錶款的開面方式在機械結構上應該不會太為難。橫過錶面中央的橋板一方面是裝飾之用, 另一方面它右半邊的底下是撥針系統,中段又跟上方的發條盒連在一起,說來也有一部份的功能性。錶面上看到的底板應該就是基板的背面,上面刻了非常精緻的人字紋。整體來說錶 款在結構上給人的印象是偏工業感的,不過在 這些人文氣質很重的裝飾調和下,看起來有種 20 世紀初期古典和工業革命過渡期的感覺。
18K 玫瑰金材質/H1923 手上鍊機芯/時、分顯示/飛行陀飛輪裝置/鱷魚皮錶帶、摺疊扣/藍寶石水晶鏡面、螺絲固定式局部透明底蓋/防水 30 米
由於沒有正面的陀飛輪錶橋,錶款的開面方式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裝置側 面的結構。籠架的表面處理採用了一 種叫做 "Specular Polishing" 的拋光技術, 做出來的鏡面效果相當漂亮。
上方的發條盒蓋板同樣採用了雙H Logo,不過外緣多圍了一圈,表面也改成了放射狀的髮絲紋,跟陀飛輪的印象頗有不同。蓋板底下鋼輪的狼牙輪齒也算是錶面上一個很醒目的特徵。
Arceau 並不是筆者心中愛馬仕最漂亮的錶殼造型,不過的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上下不對稱的錶耳以及肥厚的錶圈都是市場上相當有特色的設計。
PIAGET Gouverneur Tourbillon
Gouverneur 的幾個款式當中,照理說還是要三針的最能夠表現出 它幾何變化的純粹美感,不過有意思的是它的計時碼錶和這款陀飛輪也都各自活用功能的屬性來突顯錶殼形狀的特色。
PIAGET 伯爵的 Gouverneur 是近年少數那種愈 看愈有味道的設計。老實說筆者個人一開始並 不太喜歡圓形疊橢圓這類玩弄眼睛錯覺的手法,覺得它不是大門大路的正道,不過在多次撰寫的深入觀察後卻對它愈來愈有好感,甚至反過來覺得它比起一般古典的圓錶更耐看,雖 然是小技小道,但是設計師的風度讓它足以登上大雅之堂而毫不遜色,甚至稱它是伯爵、乃 至於市場上近年最好的設計也未必是溢美。
其實對硬派的玩家來說,這款在作工上的有 些表現也很能打動人,比如說它外圓內橢圓的錶圈加工起來就比一般全圓的錶圈難上許多, 一方面它的寬窄隨時變化、但又上下左右對稱,另一方面側面的斜度也依據寬窄而有所不同,這在切削時就已經比較複雜了,後續打磨時更是要時時注意,小心不要破壞了縱橫的比例,最後的成品光是一個錶圈可能就比人家的錶殼還費事。錶鏡的部分也是,橢圓形的錶鏡也是在加工階段就比圓形的來得麻煩,而且後續在密封組裝時也比較容易出問題,稍微磨壞了錶鏡和錶圈之間就有可能無法密合,錶廠在良率上付出成本有可能也高於一般錶款,一旦想到這些工程上的難處多少都會讓人不禁又多 了一些好感。
Gouverneur 的幾個款式當中,照理說還是要三針的最能夠表現出它幾何變化的純粹美感, 不過有意思的是它的計時碼錶和這款陀飛輪也都各自活用功能的屬性來突顯錶殼形狀的特色。比如說計時碼錶就特別將 880P 機芯的三眼改成兩眼,讓錶面的構圖變成橫向的,藉此強調錶款在縱橫方向上的變化;600P 系陀飛輪機芯原本就是垂直走向的(機芯本身就是酒桶形的),面盤配置上同樣可以發揮類似的效果(只不過是縱向的)。
600P 系統的變化向來都是看 6 點鐘搭配的功能,Emperador 系列的設計跟這一系機芯的組合幾乎可以說已經把 600P 的特性發揮到了 極致,不過 Gouverneur 同樣具備了適合縱向發展的潛力,可以說是繼 Emperador 之後最適合 600P 的系列。600P 下半部的功能有動力儲存顯示、月相等等變化,這款選擇了月相顯示, 不過將原本標準的傘型窗改成了指針樣式。這個修改應該是個正確的選擇,避免傘型窗的形狀太複雜破壞錶面的幾何格局。
18K 玫瑰金材質/642P 手上鍊機芯/時、分、小秒顯示/月相顯示、飛行陀飛輪裝置/鱷魚皮錶帶、蝴蝶扣/藍寶石水晶鏡面、螺絲固定式局部透明底蓋/防水 30 米
雖說是走縱向構圖,不過錶面上半部的 比重還是大些,陀飛輪不論體積還是裝飾細節都比下半部的月相有份量感得多。600P 的陀飛輪籠架向來都兼具小秒針的功能,視窗外圈也做了刻度。
月相改成指針顯示,由於只有四種圖示,因此只能大致判斷朔望和上下弦, 不算精確的月相,不過還是很具賞玩效果,尤其朔月的圖示特別做了黑化處理就很細膩。
外圓內橢圓的錶圈是 Gouverneur 最大的特色,由於變化並不劇烈,因此稍微帶點角度看過去就會分不清楚它到底是圓還是橢圓,這也是戴這款的樂趣之一。側邊的隱藏按把是月相的快調。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102》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
文/Kyo Sun · 攝影/Rick Lou · 資料提供/各大品牌
HERMÈS Arceau Lift
這款飛行陀飛輪是在 2014 年年初先行推出的,Lift 的這個名字則是取義於陀飛輪籠架和發條盒蓋板上的雙 H Logo 的出處,在工業感和人文氣質的調和下,看起來有種 20 世紀初期古典和工業革命過渡期的感覺。
HERMÈS 愛馬仕不是沒出過高階複雜功能, 不過數量上的確不多,再加上近幾年他們開始 將炫技式的款式轉往時間暫停這一類活動機 關功能,傳統高階複雜功能的產品就更少了(這麼一說倒是忽然讓人意識到其實愛馬仕的鐘錶產品線還算滿務實的)。這款飛行陀飛輪是在 2014 年年初先行推出的,隨後在三月的 Baselworld 上又發表了用琺瑯彩繪把錶面蓋起來 的版本。錶款的機芯是來自專門提供複雜功能模組的 La Joux-Perret 機芯廠,這枚 LJP 7910 過去曾經出現在許多品牌的飛行陀飛輪錶款上, 其中有不少都採用了透明的基板和夾板(比如說崑崙),愛馬仕這款並沒有做成透明的,不過開面的設計算是繼承了高露出度的這個特色(相對地琺瑯彩繪版就真的全封起來了)。
錶款的名字 Lift(電梯)是取義於陀飛輪籠架 和發條盒蓋板上的雙 H Logo 的出處,這個 Logo 是來自愛馬仕巴黎 Rue du Faubourg Saint-Honoré 24 號總店店內電梯門上的裝飾。根據品牌研發 部門負責人在受訪時的說法,這是當他在構思這個新產品的時候,偶然逛到巴黎總店,看到電梯門上的 Logo 然後被觸發的,但事實上這 個 Logo 被用在愛馬仕的產品並非僅見於這款 陀飛輪錶,不過似乎也不常見就是了。雙 H 的另一個 H 指的是 Hollande 家族,會有這個 Logo 是為了紀念創辦人的孫子 Emile Hermes 與 Julie Hollande 在 1900 年結為夫婦,雙 H 象徵的正是兩個家族之間的姻親。這個 Logo 於 1923 年被用在巴黎總店的電梯門上,為了紀念這個年 份,錶款機芯在愛馬仕的型號就編作 H1923。
雙 H Logo 在錶面上出現了兩次,一處是飛行陀飛輪的籠架,另一個是發條盒的蓋板,不過一方面 Logo 本身的圖案繁複,再者兩者採用了 不同的表面處理,因此乍看之下並不會有重複的感覺。LJP 的這枚陀飛輪機芯結構原本就很簡單,主要的輪系幾乎都集中在垂直軸線上, 錶款的開面方式在機械結構上應該不會太為難。橫過錶面中央的橋板一方面是裝飾之用, 另一方面它右半邊的底下是撥針系統,中段又跟上方的發條盒連在一起,說來也有一部份的功能性。錶面上看到的底板應該就是基板的背面,上面刻了非常精緻的人字紋。整體來說錶 款在結構上給人的印象是偏工業感的,不過在 這些人文氣質很重的裝飾調和下,看起來有種 20 世紀初期古典和工業革命過渡期的感覺。
18K 玫瑰金材質/H1923 手上鍊機芯/時、分顯示/飛行陀飛輪裝置/鱷魚皮錶帶、摺疊扣/藍寶石水晶鏡面、螺絲固定式局部透明底蓋/防水 30 米
由於沒有正面的陀飛輪錶橋,錶款的開面方式可以讓我們看到更多裝置側 面的結構。籠架的表面處理採用了一 種叫做 "Specular Polishing" 的拋光技術, 做出來的鏡面效果相當漂亮。
上方的發條盒蓋板同樣採用了雙H Logo,不過外緣多圍了一圈,表面也改成了放射狀的髮絲紋,跟陀飛輪的印象頗有不同。蓋板底下鋼輪的狼牙輪齒也算是錶面上一個很醒目的特徵。
Arceau 並不是筆者心中愛馬仕最漂亮的錶殼造型,不過的確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上下不對稱的錶耳以及肥厚的錶圈都是市場上相當有特色的設計。
PIAGET Gouverneur Tourbillon
Gouverneur 的幾個款式當中,照理說還是要三針的最能夠表現出 它幾何變化的純粹美感,不過有意思的是它的計時碼錶和這款陀飛輪也都各自活用功能的屬性來突顯錶殼形狀的特色。
PIAGET 伯爵的 Gouverneur 是近年少數那種愈 看愈有味道的設計。老實說筆者個人一開始並 不太喜歡圓形疊橢圓這類玩弄眼睛錯覺的手法,覺得它不是大門大路的正道,不過在多次撰寫的深入觀察後卻對它愈來愈有好感,甚至反過來覺得它比起一般古典的圓錶更耐看,雖 然是小技小道,但是設計師的風度讓它足以登上大雅之堂而毫不遜色,甚至稱它是伯爵、乃 至於市場上近年最好的設計也未必是溢美。
其實對硬派的玩家來說,這款在作工上的有 些表現也很能打動人,比如說它外圓內橢圓的錶圈加工起來就比一般全圓的錶圈難上許多, 一方面它的寬窄隨時變化、但又上下左右對稱,另一方面側面的斜度也依據寬窄而有所不同,這在切削時就已經比較複雜了,後續打磨時更是要時時注意,小心不要破壞了縱橫的比例,最後的成品光是一個錶圈可能就比人家的錶殼還費事。錶鏡的部分也是,橢圓形的錶鏡也是在加工階段就比圓形的來得麻煩,而且後續在密封組裝時也比較容易出問題,稍微磨壞了錶鏡和錶圈之間就有可能無法密合,錶廠在良率上付出成本有可能也高於一般錶款,一旦想到這些工程上的難處多少都會讓人不禁又多 了一些好感。
Gouverneur 的幾個款式當中,照理說還是要三針的最能夠表現出它幾何變化的純粹美感, 不過有意思的是它的計時碼錶和這款陀飛輪也都各自活用功能的屬性來突顯錶殼形狀的特色。比如說計時碼錶就特別將 880P 機芯的三眼改成兩眼,讓錶面的構圖變成橫向的,藉此強調錶款在縱橫方向上的變化;600P 系陀飛輪機芯原本就是垂直走向的(機芯本身就是酒桶形的),面盤配置上同樣可以發揮類似的效果(只不過是縱向的)。
600P 系統的變化向來都是看 6 點鐘搭配的功能,Emperador 系列的設計跟這一系機芯的組合幾乎可以說已經把 600P 的特性發揮到了 極致,不過 Gouverneur 同樣具備了適合縱向發展的潛力,可以說是繼 Emperador 之後最適合 600P 的系列。600P 下半部的功能有動力儲存顯示、月相等等變化,這款選擇了月相顯示, 不過將原本標準的傘型窗改成了指針樣式。這個修改應該是個正確的選擇,避免傘型窗的形狀太複雜破壞錶面的幾何格局。
▲PIAGET Gouverneur Tourbillon
18K 玫瑰金材質/642P 手上鍊機芯/時、分、小秒顯示/月相顯示、飛行陀飛輪裝置/鱷魚皮錶帶、蝴蝶扣/藍寶石水晶鏡面、螺絲固定式局部透明底蓋/防水 30 米
雖說是走縱向構圖,不過錶面上半部的 比重還是大些,陀飛輪不論體積還是裝飾細節都比下半部的月相有份量感得多。600P 的陀飛輪籠架向來都兼具小秒針的功能,視窗外圈也做了刻度。
月相改成指針顯示,由於只有四種圖示,因此只能大致判斷朔望和上下弦, 不算精確的月相,不過還是很具賞玩效果,尤其朔月的圖示特別做了黑化處理就很細膩。
外圓內橢圓的錶圈是 Gouverneur 最大的特色,由於變化並不劇烈,因此稍微帶點角度看過去就會分不清楚它到底是圓還是橢圓,這也是戴這款的樂趣之一。側邊的隱藏按把是月相的快調。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102》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