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迷人明月,千百年來總是令人神往。在薩克森亦是如此,這顆地球的衛星以其運行軌跡及對生活各方面的影響,令平民、學者及統治者著迷不已。長久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到月球一游。與此同時,透過高解像度圖像及礦物樣本,人們得以更進一步了解月球的歷史。數百萬年來,月球表面的不少碎片最終隕落於地球,其中不少隕石正於薩克森弗萊貝格鎮展出。
天文學家兼測量師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在德累斯頓採用有系統的月球觀察方式,並於1824年在這裡發表了他的首張地圖,名為「月球可見表面地形圖」。三年後,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獲委任為「數學物理沙龍」(Mathematics and Physics Salon)首席監察員,之後更於新成立的技術學院(Technical Academy)擔任主管,他亦是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老師之一。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一生共繪製了25幅月球地圖,耗時38年方全部發表完畢。這些地圖長年被公認為全球最細緻的月球圖像。
在月球能夠透過衛星或載人飛船觀察或登陸前,研究人員和科學家只能在地球遙望觀察。儘管如此,他們仍然希望他日能夠直接探測月球。維也納帝國皇家天文台(Imperial Royal Observatory)總監Joseph J. von Littrow在其1834年所著的《The wonders of the heavens》一書中表達了對登陸月球的渴望,但他也深知這種探險的種種困難:「如果我們有機會一游月球、細加觀察,就能對月球有深切的了解;然而受我們的知識所限,目前無法實現月球之旅。我們只能期望至少在未來,有人能夠成功探險、登陸月球。要知道地球和月球的距離雖然較其它星體最為接近,但也很遠。除非有人能夠憑藉無比耐性和毅力為這目標奮鬥,否則我們還是安坐家中吧。」
100多年後,他的願景成真:1969年7月20日人類首次踏足月球,其後數年十位航天員也陸續登陸月球。他們的探險之旅帶回礦物樣本,讓科學家能夠確認月球是隕石的來源。世界最大的月球隕石樣本於1998年在利比亞發現,重達1500克。這顆隕石的其中一塊碎片重約45克,正在薩克森弗萊貝格的「土地礦物」(Terra mineralia)系列展出。
▲ GRAND LANGE 1 MOON PHASE和月球隕石
DAG 400等來自月球的隕石需時數百萬年才最終墜落地球。而首批航天員前往月球時間則較短,乘坐太陽神11號只需八天就能夠往返月球和地球。2014年7月20日是首次登月45週年紀念。 今年推出的新款GRAND LANGE 1 MOON PHASE,能夠在小時和分鐘圈中央精準地呈現月相盈虧。
▲ RICHARD LANGE PERPETUAL CALENDAR 「Terraluna」和月球隕石
2007年,月球隕石碎片DAG 400納入弗萊貝格理工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Freiberg)的礦物珍藏。2008年起,這塊隕石碎片便在弗萊貝格弗羅伊登施泰因城堡(Castle Freudenstein)的「土地礦物」隕石系列中展出。購買這塊獨特隕石的原因不僅在於令隕石收藏更為完整,更著重研究及展示用途。RICHARD LANGE PERPETUAL CALENDAR 「Terraluna」的專利軌跡月相顯示同樣是精密製錶領域的創新傑作。此精確無比的裝置,描繪月球對應地球和太陽的恆變星座。
▲ 月球地圖上的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萊比錫,1824年
天文學家兼測量師威廉戈特黑爾夫羅爾曼(Wilhelm Gotthelf Lohrmann)在德累斯頓採用有系統的方式觀察月球表面,並於1824年發表了名為“月球可見表面地形圖”的研究成果。他亦是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老師之一。1815 RATTRAPANTE PERPETUAL CALENDAR將追針計時裝置的精湛技術與萬年曆的精密準確糅合為一。
▲ RICHARD LANGE PERPETUAL CALENDAR 「Terraluna」與後方的月球隕石碎片DAG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