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 機械的藝術 大師工藝

在這個由機械主導的年代,唯有出自匠人之手的藝術,方能為鐘錶注入實質。卡地亞以精湛工藝賦予時間完美和諧,將其幻化成一門藝術,為機械鐘錶注入生命的氣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瞬息.永恆——卡地亞時間藝術展」,完美見證了卡地亞在製錶領域積澱深厚的歷史傳承。該展覽引領參觀者步入位於瑞士拉夏德芳(La Chaux-de-Fonds)的卡地亞手錶工作坊,細細品鑒蘊藏其中的豐沛創意與卓越傑出的專業製錶工藝。

卡地亞製錶展現的恆久魅力,不僅是精湛設計與高超工藝的成果,更是兩者相輔相成、協調融和的演繹。機械鐘錶的迷人之處除了體現於設計當中,其內部蘊藏的生命力,更彷佛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正是這種神秘的機械生命力與其外在設計的融合,令卡地亞得以將製錶工藝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對光陰真諦的不懈探索中,將瞬息化為永恆。

機芯設計
每年,卡地亞手錶工作坊都會將全新複雜功能融入時計創作。一款高級製錶機芯的誕生,需經歷漫長、繁複而嚴苛的研發過程,將大師工藝與尖端科技完美融合。機芯設計不僅要求功能上無可挑剔,更需要成為承載手錶設計的基石,使手錶的機械性能與美學設計得以完美結合。一枚複雜功能機芯需歷經數載,由手錶設計師傾盡全力,並由多位資深工藝大師運用數十種工藝,才能最終成型。設計並製作一款卡地亞高級製錶機芯,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專業技藝,還需深諳精緻優雅之道,兩者缺一不可。

一切始於靈光一現。機芯設計師首先以簡略線條勾勒出他們的巧思創意,並為全新機械裝置製作顯示所有修飾細節的手繪草圖。隨後,這些平面草圖被轉化為每一個零部件的3D繪圖,以便製錶師檢測設計的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才能製作大型實體模型,以校驗整枚機芯的功能。然後便是製作一系列機芯原型並逐一細心檢測,以便透過最終審核。在機芯研發的每個階段中,都會根據人體工學、美學修飾,以及其它品質監控所得出的結果,對機芯設計進行不斷測試和改進。其成果反映了卡地亞手錶工作坊在機芯研發過程中始終秉持的理念——機械性能和美學設計的完美結合。
 

▲ 卡地亞拉夏德芳(La Chaux-de-Fonds)手錶工作坊內的製錶大師們
 

▲ 製作大型實體模型以校驗整枚機芯的功能


機芯修飾與組裝
高級製錶機芯的手工修飾,賦予了每枚時計獨一無二的魅力。在最終組裝前,擁有高超修飾技藝的工藝大師們負責親手裝飾機芯。他們秉承已逾百年的工藝傳統,運用不同工具與技巧,對機芯的每枚零部件加以手工打磨修飾。

無論直入眼帘還是隱於暗處,機芯零部件的精美修飾,成就了每款高級製錶作品的卓越獨特。若要充分品鑒這種修飾藝術的複雜精美,最佳方法便是透過製錶師的放大鏡,細賞每枚機芯的結構。表橋經由拋光機打造出倒角,側面的精細銼磨毫不影響邊角的拋光,同時某些特定零部件的表面還需經過鏡面拋光。有時,僅一枚零部件的修飾就需耗費十五個小時。在宛若微縮建築的“鏤空”機芯中,其工藝的精細與繁複更是無與倫比。

製錶大師們儼如一個微觀世界中的樂隊指揮,將多達數百枚零部件一一手工組裝,賦予時計以生命。唯有經驗豐富、技藝卓絕的製錶大師,方能創作出高級製錶作品。因為要組裝一枚複雜功能機芯,必須對每枚零部件的運作功能稔熟於心。歷經數十載的專業培訓,經驗的積累使他們得以遊刃有餘地掌握複雜功能手錶從組裝到調校所需的各項專業技藝。齒輪、紅寶石軸承、擒縱機構、螺釘及表橋,每枚零部件嚴格按序精心組裝,確保機芯的完美運作。
 

▲ 製錶大師在嚴格受控的環境中完成機芯零部件的組裝

礦物水晶鏡面製作
作為造型手錶大師,卡地亞可自行製作手錶專用的礦物水晶鏡面。而這一優勢,則賦予了卡地亞更大的創作空間。憑藉精湛的技藝,礦物水晶被打造成各種複雜的造型鏡面,搭配Crash手錶、Tank Américaine手錶或Tonneau手錶等別具一格的錶殼。每塊鏡面均為手工打造,採用焊槍以600度高溫加熱,直至形成完美曲線。工藝大師們全憑一雙慧眼控製造型,並根據鏡面上的反射效果評斷作品優劣。隨後,鏡面的外廓經手工打磨,去除毛刺、磨平邊緣,讓鏡面更易嵌入錶殼。

指針製作
製作纖薄細小的指針,需要額外的細心,精巧和靈敏。指針的造型多種多樣,其中包括劍形、蘋果形、菱形或錘形。藍鋼指針於20世紀初首次出現在卡地亞作品中,有較粗的蘋果形和劍形兩種造型,並從那時起一直沿用至今。每枚指針由高精密沖床切割而成,經手工逐枚排列,隨後在340度的高溫下加熱,從而得到卡地亞所鐘愛的藍鋼效果。加熱時間或溫度稍有差池,就必須再次重複上色工序。

面盤製作
面盤的製作工藝自成一體,往往涉及世代相傳的神秘工藝。卡地亞擅長在扭索雕紋底盤上打造豐富多樣的琺琅工藝作品,堪稱扭索雕紋藝術大師,這種美學上的設計,常用於裝飾手錶的面盤。卡地亞自1909年起推出搭配琺琅面盤的小型座鐘,遵循這一傳統,此類錶盤的製作需要採用極為罕見的工藝。首先,在面盤的金屬底板上鐫刻放射狀圖案和名為flinqué的圓弧形扭索雕紋,之後再覆以半透明琺琅層。在燒製時, 對於溫度的控制會影響整個過程。在這一階段,任何失誤都會對錶盤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無法使用而只能報廢。此外,分鐘軌、羅馬數字、隱秘簽名等標誌性符號,令卡地亞的面盤一眼可辨。鍍銀、陽光射線紋飾、粒面、雕紋、鑲嵌寶石或珍珠母貝,使面盤得以承載品牌的無窮創意。卡地亞自1853年開始製作鐘錶以來,即以精密高超的製錶技藝著稱。對卓越與完美的不懈追求,令卡地亞的鐘錶作品展現出非凡的機械製作水平與極高的美學藝術造詣。卡地亞的設計師、製錶師與工藝師透過對機芯、錶鏡、錶盤及指針等每個細節的完美掌控,打造出一枚枚卓爾不群、獨一無二的卡地亞鐘錶。

「瞬息.永恆——卡地亞時間藝術展」透過跨越一個多世紀的180餘件珍貴時計,帶領參觀者探索卡地亞在製錶領域的歷史傳承、非凡美學、卓越工藝與突破創新。這也是卡地亞首次於中國集中展示其機械時計傑作,展覽更邀請到來自卡地亞瑞士手錶工作坊的製錶大師,在現場展示多種難得一見的精湛製錶工藝。

 

▲ 卡地亞於1906年推出的Tonneau酒桶形手錶,其弧形錶殼開創了一個新紀元。Tonneau手錶,1908年,卡地亞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