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ard Top Banner 12/18-12/25 桌機版

朗格 ¾夾板 歷史的重要元素

2015年2月18日是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誕辰200周年,這名德累斯頓製錶師為精密製錶業引入了¾夾板。此組件的出現源於他對扛造精確可靠鐘錶的堅持,而¾夾板亦很快成為了其懷錶的重要元素,在風格和質量上均獨一無二。時至今天,大部份朗格機芯依然配備這個組件。
 

▲ 三個朗格錶款的3/4夾板:(左起)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 pour le mérite”、Richard Lange和1815 UP/DOWN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在1845年12月7日成立錶廠後,致力以系統化方式改善機芯的設計。當時,懷錶機芯存在一個技術問題,令他煩惱不已:一般來說,所有軸承和齒輪都配置於獨立的橋板和夾板下。在組裝過程中,製錶師需要小心操作各個組件,並且把齒輪正確固定於對應的位置。他們必須不厭其煩,作出反覆試驗。因為只要其中一個夾板的位置有所調整,其他夾板都要再作檢查,有需要時更要重新定位。此外,每過一段時間,夾板便會稍為移動,令懷錶不時需要重新調校。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無法接受這種程況。他的目標是要確切打造品質持久的鐘錶。因此,他研製了一枚可容納所有重要齒輪軸承的上夾板。這樣便可單獨固定各個軸承的位置。儘管製 錶師需要運用特定技巧,才能同時「引導」所有心軸進入夾板下方的鑽孔內,但此新方法無疑令裝配過程更加流暢。朗格花上近20年的時間,不斷改良這個夾板的設計。經過不同進程,到了1864年,此夾板覆蓋機芯的面積增至四分之三。只有振盪系統及其擺輪夾板仍然外露。獨立擒縱輪夾板在後來亦整合至上夾板。這成為了¾夾板的最終形態。

1875年3月,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設計在美國獲得專利。配備¾夾板的鐘錶需要完全拆解才能取出發條盒,有見及此,朗格想出一個全新方法。他修改了發條盒的設計,現在只需鬆開棘輪下的兩枚螺絲便可獨立移除發條盒。¾夾板在1990年後再度成為朗格手錶的經典標誌。憑藉先進的加工和線切機器,此組件能夠以最高的精確度製成,其容差範圍僅為千分之一毫米。¾夾板由未經處理的德國銀鑄造,內含銅、鎳和鋅,這種合金傳統用於朗格的框架組件,並以其高穩定性和抗腐蝕性著稱。經過一段時間,其表面會形成一層具保護性的金黃色薄膜,因此無需鍍上任何電解防腐蝕塗層。綴以格拉蘇蒂菱紋的¾夾板,與以熱藍鋼螺絲固定的黃金套筒及其紅寶石軸承完美融合。每枚¾夾板都是品牌向朗格致敬之作,時刻紀念這位200年前出生的薩克森精密製錶業創始人。
 

▲ 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逐步改良¾夾板夾板的設計



▲ 組裝於LANGE 1的機芯內、以未經處理德國銀打造的現代¾夾板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