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ard Top Banner 09/04-09/11 09/18-09/25桌機版

近期話題性認證回顧

時計存在的初衷就是為了精準走時,而古往今來製錶師們為了達到此一目的想方設法創造了許多讓人耳熟能詳的發明,如陀飛輪、芝麻鍊或恆動力裝置等等,都成為今日錶廠展示技術力的證明可見精準度對於製錶的影響力。而想要說服人們了解自家產品的可靠性能,單靠錶廠片面的說詞有時顯得說服力不足,這時便能突顯官方認證機制的重要性,它既跟錶廠沒有利害關係,自然能夠客觀地測試出時計的品質與性能能否達到一定水準的要求,就像是今日社會求學求職,各式證照也許不是必要條件,但它卻是顯示一個人能力最直接明確的憑據,同理套用在製錶業界,有時候不管錶廠再如何強調自家時計走得多準、品質多好,可能效果還不如一張證書或是一枚小小的印記來的有力。

最早約在19 世紀後半葉開始出現瑞士天文台精密時計競賽,而這類的錶廠「武道大會」日後也成為官方精準度測試的濫觴,有關腕錶各項認證標準,先前在本講座已經陸續介紹過許多素負聲望的官方或錶廠自訂標準,而此次我們則將鎖定一些新近出現的認證機制,其中有的是全新創制的檢測規範,也有部分是在原有的檢測標準中加以延伸或改良成為強化版的腕錶認證體系,即使它們的公信力或可行性還有待時間的驗證,但也不可否認這些新式認證對於錶壇整體素質的進步多少都將產生良性刺激。

 

 

▲認證具備廣泛公信力
烙印在腕錶上的印記看似平凡,但其卻代表腕錶品質接受過客觀檢驗而具有相當可靠性。

 

 

大師天文台認證

2013 年歐米茄技驚四座地發表了抗磁能力卓越的Aqua Terra>15,000 Gauss 腕錶,樹立其他品牌暫時難以超越的抗磁障礙,而在2014 年底,品牌進一步與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所METAS 攜手訂立一項將於'15 年推行的全新腕錶認證機制,且這項認證的開放性,號稱歡迎任何品牌接受檢測,一旦通過測試就能獲得MasterChronometer的稱號,不過要接受這項新認證還有一項前提——受測腕錶的機芯必須先通過C.O.S.C. 檢測。

大師天文台認證共有8 項檢測關卡,其中重點摘要包括腕錶必須具備15,000Gauss以上的抗磁能力、進行六方位差的精準度測試,以及在滿鍊與動力釋放剩下三分之一時的狀態下維持一定的走時誤差範圍,這些要求無疑較傳統的檢測更為嚴苛,但是在超高抗磁能力方面由於錶壇目前也只有歐米茄辦到,不免給人一種球員兼裁判的觀感,因此目前錶壇似乎也尚未出現其他挑戰此一新認證的品牌。

 

▲攜手METAS創造新檢測標準
歐米茄與METAS在'15 年開始啟用一套新認證標準,其中的超高抗磁檢測為一大特色。
 

▲多達八項的檢測關卡
要取得大師天文台認證須先取得C.O.S.C.認證,後續還要經過抗磁檢測在內的八道檢測關卡

 

勞力士頂級天文台認證

眾所皆知勞力士腕錶大部分都會把機芯先送到瑞士官方天文台檢測取得C.O.S.C. 認證,之後機芯回廠後品牌還會再裝殼重新檢測一次,確保腕錶的走時穩定性與精準度都來到令人滿意的水準後才會出廠進入市售範疇。

過往勞力士對於這項在C.O.S.C. 之後的內部檢測保持一貫的低調態度沒有對外透露太多細節,但是自2015 年起品牌公布了這項內部檢測的最新標準,除了將測試腕錶的防水能力、上鍊效能、動儲能力以及模擬實際佩戴情況等項目之外,最大重點在於所有接受檢驗的成錶每日誤差值需保持在-2~+2 的範圍,通過上述檢測標準的腕錶除了會有一枚綠色印章驗明正身之外,在腕錶面盤上還能看到"SUPERLATIVE CHRONOMETER" 的字樣,而隨著新認證標準發布(未來品牌所有Oyster 與Cellini 系列確定都將使用這套內部檢測標準),勞力士也宣佈把保固年限延長到5 年,可見品牌對於自家產品的信心也隨之提升。                                            

 

 

▲Datejust 41
勞力士推出搭載新自製機芯的新作如2016年的Datejust,即通過新版的品牌內部檢測標準。
 

▲面盤上的認證相關字樣
勞力士旗下的Oyster 與Cellini 系列之後都將採新版認證標準,並由面盤的相關字樣作為代表。
 

▲比傳統天文台檢測還要更準
綠印章象徵勞力士頂級天文台認證,即使屬於自訂標準,但對市場來說仍具高度說服力。
 
 

罕見三重認證

蕭邦在2011 年曾推出的L.U.C Triple CertificationTourbillon,在同一只錶款上分別通過了C.O.S.C. 認證、日內瓦印記以及蕭邦所共同發起的QF 認證等三重認證,前面介紹過例如歐米茄大師天文台雙認證形式、勞力士的頂級天文台屬於主、客觀雙檢測形式,在當今錶壇已經相對少見,因此蕭邦能同時囊括三種知名認證,代表其腕錶作品的精準度與作工已經到達一種進階層次。

其實單就QF 認證的檢測內容來說,包含其0∼5 秒的每日誤差值、模擬人手佩戴的動態測試等都已經比一般天文台檢測更為嚴格,再加上其與大師天文台認證一樣都須先取得C.O.S.C. 認證這張入場券才能施測以及測試前要將機芯零件全部拆解逐一檢視拋磨處理等要求,都已經含括到其他兩種認證的施測內容,不過消費者難免有「多多益善」的心態,或許三認證的話題性可能高於它的實質意義,但無論如何這都是錶壇所難得一見的大膽嘗試。

 

 

▲L.U.C三認證陀飛輪
蕭邦曾在'11 年推出同時具備C.O.S.C.、日內瓦印記及QF 認證的陀飛輪腕錶,開啟錶壇首例。
 
▲QF認證
蕭邦後續曾推出在面盤上印有QF 認證的錶作,不過'11 年時此印記Logo 還只出現在機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