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錶早期的上鍊與調時分屬兩個系統,直至19世紀初期開始出現所謂"Keyless" 的整合式設計,也就是透過單一裝置的操作即可進行上鍊或調時動作,增進錶主的使用便利性,而今日慣用的錶冠一詞由英文"Crown" 翻譯而來,主要因為懷錶的錶冠通常設於12 點方向,看起來就像一頂皇冠般為懷錶挹注生命力,而後發展至腕錶世代,雖然主流的錶冠排列位置從12 點方向移轉至3 點方向,但約定俗成的通稱倒也未隨之改動而沿用至今。錶冠的作用原理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佩戴者將之轉動後引起龍芯運作,再將原本縱向的旋動經由吉車和鼓車等零件的中介作用轉換至後續由小鋼輪展開上鍊輪系水平的動能傳遞與累積過程。一般情況下腕錶的錶冠都是處於3 點方向,不過也有部分錶款錶冠乃是分布在錶側的不同位置(例如左撇子腕錶的錶冠置於9 點方向、或是小機芯裝大錶殼可能會使錶冠偏置於4、5 點方向,以及一些以懷錶為靈感的作品出現12 點方向的錶冠),甚至在更少數的例子中曾見過錶廠將錶冠設於錶背,諸如此類的「變型」機制雖不多見,但都替腕錶設計增添更多可看性與吸引力。除了錶冠的位置安排之外,現今錶冠的設計約略呈現三種類型:形態原始簡單的單一錶冠、以及提升保護強度的護肩式錶冠與護橋式錶冠,三類型又再各自蘊含表現出更豐富的內涵。
▲錶冠為時計重要樞紐
錶冠一詞源自懷錶時代因其常設於12 點方向而得名,肩負上鍊與調時功能的重要性。
單一錶冠
腕錶上最常見的錶冠配置就是單獨位處於錶側(通常是在3 點方向)的形態,這類單一錶冠還可劃分成普通設計及旋入式設計,前者操作時只需直接拔出(依操作目的而有不同段位區別)、旋動、按壓錶冠便可進行啟動、上鍊或調時動作與回復正常走時等作用,而後者不同之處在於啟動錶冠前需先把經螺紋鎖定的錶冠逆時針旋開,才能進行後續的操作步驟,旋入式錶冠的設計有助於增進腕錶防水性。一般來說錶冠在操作上鍊時有固定模式,即順時針進行上鍊,而逆時針則是空轉,且現今的錶冠多具備停秒裝置,用意在於讓校時能更準確,至於像是朗格的停秒歸零設計乃是更上層樓的表現。此外有些腕錶錶冠還具有特殊的操控模式,例如歐米茄和精工曾分別出現採拉動和壓動錶冠來調整日期的作法,展現製錶創意。單一錶冠雖然使用模式大同小異,但各品牌於其造型上的琢磨變化,卻能在不經意間強化腕錶的個性。
▲寶格麗Octo單一錶冠
單一錶冠的操作模式變化不大,但造型往往各有千秋,如寶格麗Octo腕錶錶冠造型便非常細緻。
▲瑞寶招牌洋蔥型錶冠
洋蔥型錶冠在飛行錶中頗為常見,不過瑞寶卻廣泛將此設計應用於旗下作品,成為品牌特色。
▲旋入式設計提升防水性能
單一錶冠除普通設計外,亦有以螺紋鎖定的旋入式設計提升防水性,圖為勞力士Milgauss。
▲取材懷錶的靈感
現代腕錶通常將錶冠設於3 點方向,但也有少數作品會以懷錶為靈感將錶冠置於12 點方向。
護肩式錶冠
單一錶冠裝置以簡約取勝,且在旋入式設計出現後也大為提升其防水功效,不過若佩戴者在戴錶的同時從事一些激烈活動,則難保過程中錶冠不會因為碰撞而受到影響,如果只是外部損傷還無傷大雅,可一旦錶冠受到衝擊導致無法進行上鍊或調時等作用,便會造成佩戴者極大的不便。有鑒於此,錶壇約在1950∼60 年代開始盛行所謂「護肩」設計,即在錶冠兩側設立保護屏障,讓錶冠能減少第一線的劇烈碰撞,從而延長腕錶的使用壽命,通常護肩設計較常見於運動型腕錶,在碰撞機率高的情境下,腕錶當然需要更周全的自我保護力。如同單一錶冠般,護肩的造型風格也是千變萬化,有些護肩高度不及錶冠、有些則與錶冠齊頭,也有腕錶的錶冠護肩造型誇張搶眼,如愛彼皇家橡樹離岸型系列中曾推出的Alinghi Team 限量錶或Survivor 腕錶等,搭配於錶體線條中鋒芒完全不遜於面盤上的顯時資訊,讓人留下深切印象。
▲勞力士護肩設計之一
勞力士在運動型作品上常採護肩設計,如Submariner Date的護肩擁有著名的尖嘴型樣式。
▲百年靈護肩設計之一
護肩同為百年靈作品重要元素,且造型多元,如'14 年Chronomat新品的護肩屬於低矮圓滑風格。
▲愛彼ROO Alinghi Team限量錶
愛彼這只皇家橡樹離岸型Alinghi Team限量錶護肩設計獨特,擁有粗實結構並與錶冠頂部齊平。
▲愛彼ROO Survivor
除了前述皇家橡樹系列的Alinghi限量錶,這只Survivor護肩造型更狂放,呼應其冒險家概念。
護橋式錶冠
護橋式錶冠出現的用意與護肩相同,都是為了補強單一錶冠的保護性不足問題。錶冠護橋由於較護肩多了橫跨錶冠上緣的結構而自成一類派別,作用除了護衛錶冠、減緩衝擊影響外,也多少於腕錶防水性上有所幫助。當前錶壇提到護橋式錶冠最先出現在腦海中的影像相信大多為沛納海的Luminor系列,源自四○年代創設的悠久歷史加上明確的系列特色定位,使其成為護橋式錶冠的最佳代表。而OMEGA 本身也有源自七○年代的Ploprof腕錶具有錶冠護橋設計,不過由於其未能長期延續發展,所以記憶度不似Luminor系列般鮮明。錶壇中的護橋式錶冠其實不如護肩式普及,所以像是BALL WATCH 開發的鍘刀式錶冠護橋,或是GRAHAM 仿照手榴彈握把的護橋設計等作品,都能迅速引起消費者關注,也因為錶冠護橋相對稀有的特質,配合具有高度品牌辨識度的設計,使其成為欣賞錶作的品味元素之一。
▲沛納海經典錶冠護橋
現今提到護橋式錶冠設計,沛納海旗下的Luminor系列往往最先出現在記憶中,經典地位毋庸置疑。
▲OMEGA Ploprof腕錶
OMEGA 創於七○年代的Ploprof腕錶近代推出復刻作品,其以高防水性著稱,採錶冠護橋強化保護性。
▲波爾錶錶冠護橋設計
BALL WATCH 的護橋裝置將軸心固定於下方,使得護蓋可以靈活旋動,帶有幾分鍘刀的興味。
▲GRAHAM錶冠護橋設計
粗獷軍風是GRAHAM作品的招牌特色,其由手榴彈握把衍生的造型靈感也出現在錶冠護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