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印記解析

本期開始我們會再對各種腕錶檢測體系個別加以剖析,包含其成立由來、檢測標準等,並透過示範機種的實例解釋一覽檢測機制的高水準製錶要求。首先便由日內瓦印記開始談起。18 世紀末,日內瓦當地從事鐘錶相關工作的人口比例高達30% 以上,齊心戮力將原本純工業導向的鐘錶製作業昇華至具有藝術質感的工藝境地。其顯赫名聲難免引來眼紅同業競相仿冒,打著日內瓦出產的名號品質卻參差不齊;為捍衛本身乃至日內瓦製錶業的聲譽,當地業者團結一致、不斷奔走遊說,終於讓日內瓦省議會在1886 年11 月6 日修法成立專司檢核鐘錶產品的機構——日內瓦鐘錶檢驗局。當局同時決定採用日內瓦省的徽記,即盾形外觀蘊涵左右各一的側身皇冠老鷹與鑰匙圖騰,其下添上"GENEVA" 字樣,作為印記的代表符號。

負責替檢驗過程把關的認證委員由政府個別委派,每四年為一任;而錶廠送審的基本條件包含:只接受檢測機械錶、錶廠需設立在日內瓦境內,同時機芯的生產、組裝與調校等過程亦須在日內瓦當地進行完成;機芯零件需逐一通過審核,待全數零件皆符合標準規格後,方能將機芯組裝以參加後續的正式測試,檢測過程需通過參與評鑑的8 位委員全數認可。

日內瓦印記奉行由日內瓦鐘錶學校所研訂的12 項檢測守則(條列如下),如螺絲螺帽或齒輪邊緣等金屬零件部分需經拋光打磨等大小細節盡皆講究。12 項守則訂定後曾陸續於1975 年與1994 年進行版本修訂,以隨製錶技術演進而相應調整。目前世上符合日內瓦印記審核條件並獲取印記烙痕的只有六個品牌(包括現已併入寶格麗旗下的GERALD GENTA),不難想見如此稀有性得以轉化成多大的魅力來吸引消費者與鐘錶藏家們。

其中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大品牌,兩者於二十世紀初期先後加入印記認證的行列,百達翡麗更曾創下機械機芯均通過日內瓦印記的傲人成績(不過目前其已宣布將改採本身所設立的PP 印記),江詩丹頓亦不遑多讓,作品約有70% 的比例通過12 守則的考驗。卡地亞與蕭邦因送檢機芯作品至日內瓦鐘錶檢驗局的時間較晚(為近20 年內的事),因此通過審核的機芯數量相形之下自然不多;1996年才成立的羅杰杜彼倒是擁有不俗的後浪氣勢,即使旗下作品的規模與數量有限,但是著眼於對品質的堅持與要求,使其機芯達成近乎百分百的印記通過率,令人刮目相看。

日內瓦印記雖歷史悠久、名聲顯著,但仍舊存在不少爭議:例如嚴重的排他性,因鐘錶業不僅只屬於日內瓦獨有,身為官方認證機構的日內瓦印記至今仍維持初始的地域限制,排除不少傑出錶廠的機芯作品頗為可惜。此外12 項守則只針對機芯的製作工序以及零件成品進行品鑑,對於腕錶基本要求的走時精準度相對著墨較少,難免令人產生「金玉其外」的疑慮;而檢測守則為齊頭式標準,缺乏更進一步的鑑別度亦為日內瓦印記長久以來遭受質疑之處。以下我們將以PP 與VC 之機芯作品為例,分就其局部特徵來對應個別守則,以更具體明確的瞭解印記內涵。

 

 

▲榮耀的象徵

日內瓦印記以皇冠老鷹側身像與鑰匙圖騰,加上"GENEVE" 字樣為代表,在錶壇風光屹立超過百年。

 

日內瓦印記12 項檢測守則

1. 每只機芯的零組件(包括輔助機件),都須符合日內瓦鐘錶檢驗局制定的規格。不鏽鋼零件需經倒角處理,邊緣再以垂直銼刀加工,並在可見範圍處進行拋光處理;螺絲釘頭亦需經拋光或採圈狀紋路裝飾,邊緣和凹槽等同樣需經倒角處理。

2. 除發條盒、發條軸心以及底板中心輪的軸孔之外,其餘機芯內的齒輪組與擒縱結構均須採紅寶石固定,紅寶石洞孔需拋光。錶橋側的紅寶石必須做半鏡面拋光處理,紅寶石的蓄油槽亦需拋光。

3. 游絲必須是單頭圓頸,可在活動金屬壓板下自由滑動,鎖緊金屬板後被其固定,亦可採用可調校的支撐螺柱。

4. 游絲調節器(如快慢針、螺紋微調等設計)必須有固定裝置且可微調,但超薄機芯則不受此規定限制。

5. 帶動擺輪旋轉的擺碟和調校等時節奏的結構,微調機制與零件必須符合第一項守則規範。

6. 所有輪系的齒輪之上、下兩側皆須經倒角處理,齒輪凹槽也需拋光。但若齒輪直徑等於或小於0.15mm,則僅需倒角處理一面即可。

7.所有小齒輪和齒輪軸末端與其切面等皆需鏡面拋光。

8. 需採輕量級擒縱輪;機芯直徑大於18mm者,其擒縱輪直徑不得超過0.16mm;直徑小於18mm則擒縱輪直徑不得超過0.13mm;擒縱輪用以鎖住馬仔的紅寶石等部位需打磨拋光。

9. 馬仔的定位機制必須由固定的夾板限制,不得使用軸針或軸釘。

10.所有機芯皆需採用避震裝置。

11. 上鍊系統的棘輪與冠狀齒輪的製作需符合該機芯註冊型號的特定規則來進行。

12. 不得使用鋼絲彎曲成形的彈簧,必須以整塊鋼板裁切成具有彈簧性能的零件,且都必須以定位釘加以固定。

 

PATEK PHILIPPE 機芯作品釋例

我們以方形機芯Cal. 25-21 REC 作為示範機種,用以對照日內瓦印記的第2、第4 與第8 項守則。有關第2 項守則,在機芯上可見以紅寶石作為輪系與機板之間的軸承,同時紅寶石上皆擁有弧面打磨,再加上拋光處理;另外在紅寶石眼的中央孔洞部分進行環狀內凹的美化拋光處理,除增益視覺的考量,也有減輕組件間摩擦力的實質功效,軸承外圍還設有蓄油槽避免油液外擴。

關於微調系統的第4 項守則,日內瓦印記要求至少使用螺紋微調的等級,Cal. 25-21 REC使用的則是通常用在高級機芯中、藉由改變擺輪慣性以達成微調目的的八砝碼微調擺輪裝置,擺輪支撐橋板上甚至貼心地鐫刻上砝碼開口方向能對應調節的走時快慢程度。

至於第8 項守則,因為Cal. 25-21 REC 的尺寸為24.6x21.5mm,因此其擒縱輪亦完美控制在0.16∼0.13mm 的範圍之內,若非抱持嚴謹的製錶態度與深厚技術,往往難以完美掌握這微小的差距區間。

 

▲PP示範機種-Cal. 25-21 REC

為相對少見的方形機芯,基板上工整的日內瓦波紋與右上方日內瓦印記形塑搶眼第一印象。需以紅寶石作為固定的軸承材質之外,其表面上也需進行弧面拋光,並擁有蓄油槽等設計。日內瓦印記要求至少擁有螺紋微調,Cal. 25-21 REC則是使用更高層級的砝碼微調擺輪裝置。因應機芯尺寸的大小,擒縱輪亦有直徑的限制範圍,其中細微的尺寸拿捏考驗品牌製作功力。

 

VACHERON CONSTANTIN 機芯作品釋例

以Cal. 2460 WT 作為解釋範例,對照日內瓦印記的第1、第3 與第10 項守則;首先在第1 項守則中,透過圖片可以看到機芯中的金屬零件皆已經進行打磨處理,並將表面磨削至平整狀態,經倒角拋光處理的機板邊緣不再尖銳具危險性;另外作為固定組件要角的螺絲上,亦可看到螺帽的表面已做鏡面拋光處理,其外圍與中央凹槽的邊緣地帶也同樣經過細緻的倒角與拋光處理。

而在第3 項守則上,游絲頭應被製成單頭圓頸的樣式,同時在活動式的金屬壓板下能夠滑動而不受束縛,最後將金屬板以螺絲固定於機板上,在圖片中可看出此活動式游絲固定裝置,其上自然也已經過整平、打磨與倒角拋光等處理。

另外關於第10 項避震裝置的要求,Cal. 2460 WT 搭載了較常見於高等機芯作品的Kif避震器,由避震裝置最外層的彈簧片形狀可以明顯辨別出來,其肩負擺輪軸心的保護作用,間接影響走時精準度與整體的耐用程度。

▲VC示範機種-Cal. 2460 WT

金屬零件的表面均經過打磨整平,同時在機板、齒輪等零件邊緣地區需經過倒角及拋光等處理。半橢圓形加上兩個螺絲鎖住的即為活動式游絲固定裝置,其上亦可見到一絲不苟的拋光打磨。目前大部分腕錶均配有避震器裝置,Cal. 2460 WT採用的則是常見於高等機芯的Kif避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