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錶的結構都大同小異,這次我們以羅杰杜彼的RD98 手上鍊機芯為範例來介紹。機芯最重要的零件,同時也是最大的零件就是-主機板(亦稱基板),通常主機板與其他的橋板、夾板都採用銅合金製作,然後再鍍上鎳、金、銠等表面處裡,使其表面光亮,且具有抗氧化能力。另外少數的錶廠以「德國銀」合金(German Silver、Nickel Silver,是一種銅、鋅和鎳的特殊合金,但實際上並不含銀這項金屬)做為基板材質(如朗格、帕瑪強尼),與大部分瑞士錶廠使用的銅合金有所不同,其本身材質較為堅硬,且具有抗氧化能力。不過近年來也有錶廠(如F.P.JOURNE、積家)推出了18K黃金材質的主機板與橋板,雖然製作成本大幅提升,但是機芯價值也頓時提高許多,同時在美觀與抗氧化能力上取得最佳的效果。
此外機芯中有許多齒輪也是採用銅合金製造,例如二番輪、三番輪、四番輪等,但是擒縱輪(亦稱五番輪)、擺輪軸心與發條盒則是採不鏽鋼製作,另外與手指力量接觸的龍芯、吉車、鼓車、押鳥與大、小捲車(或稱大、小鋼輪)也都是不鏽鋼材質製造。
除了使用不同的材質之外,現在玩家也十分關注機芯的外型設計,其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德國機芯所使用的四分之三夾板(擺輪與擒縱裝置只佔四分之一的面積),這項原本在百餘年前古董懷錶所使用的設計,由德國朗格錶廠重新發揚光大。其受歡迎的原因在於大面積的夾板設計,可以盡情的發揮裝飾技巧,不論是填金的銘刻文字,或是以藍鋼螺絲鎖定的紅寶石K 金套筒,都顯現出不同於瑞士機芯的獨特風格。
不過瑞士機芯的獨立式夾板設計,在維修與觀賞輪系運轉上都略勝一籌,雙方各有所長。以羅杰杜彼的RD98 手上鍊機芯為例,很明顯的屬於瑞士風格的機芯,擒縱輪、三番輪、四番輪都有各自獨立的夾板,清楚明瞭的設計,基板與夾板以魚鱗紋、日內瓦波紋打磨處理,沒有過於華麗的修飾與紅寶石K 金套筒,擺輪夾板上也沒有雕花飾紋。但是RD98 擁有日內瓦印記,證明在每個細節都有最高的打磨水準與經久耐用的品質。
由RD98 手上鍊機芯的正面來看,與一般的手上鍊機芯不同之處,在於看不見大、小捲車;當我們轉動錶冠時,透過龍芯的轉動鼓車、吉車齒輪,進而帶動小捲車與發條盒上的大捲車,替發條盒的發條上滿鍊。絕大部分的手上鍊機芯都可以看見大、小捲車,除非是錶廠特殊設計,否則都可以看見這兩個齒輪零件;不過現在有許多機芯採用一個大捲車與三個小捲車設計,上鍊時較為省力。
現在我們簡述上鍊系統傳動的順序:轉動龍頭→鼓車→吉車→小捲車→大捲車→上緊發條。當我們上緊發條,走時輪系也開始運轉,其順序為:發條盒(一番輪)→二番輪→三番輪→四番輪→擒縱輪→馬仔→擺輪,此即為一個完整的走時輪系運作,這兩種機械運作的原理與模式,在之後我們會有更詳細的介紹,敬請期待。
我們以RD98 手上鍊機芯來解說,主要原因是結構明瞭清楚,但是現在市面上以自動上鍊機芯為主要機種。它是藉由手腕擺動,重力牽引自動盤旋轉,達成上鍊的功效。清楚而明顯的自動盤,佔機芯二分之一的面積,是區分手上鍊機芯與自動上鍊機芯,最快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