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製錶的工業藝術 IWC Cal.52850

從50系到52系,一路過來對它的修改都集中在動力系統上頭。動力管理的不斷進化不但關係到單一型號本身的性能,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它在加裝其他複雜功能時的穩定性,這對像52系這樣高泛用性的基礎機芯是另一個重要課題,而從它實際的規格看來,IWC已經為它準備好再戰十五年的實力了。

 

▲IWC Cal.52850

 

七日鍊的50/51系自動機芯是近代IWC萬國錶自製機芯的濫觴,或者可以說是IWC機芯進入現代化的開始,在品牌中是相當於棟樑般的存在,對玩家來說也是收IWC勢必要入手的經典款,不管是從象徵意義、生產意義還是銷售意義上來看都極其重要,是以2015年這個系統的大改款同樣值得高度關注。然而2000年初出的50系並不是歷經了十五年才首度改款,事實上在這十五年間IWC不斷有再針對這枚機芯進行調整,只是幅度都不及這次來得大。

50系性能上最大的特徵就是超過七天的長動力,而更特別的是它的長動力僅靠單一發條盒達成,這在時下具備同等動力儲存的機芯中相當少見。之所以只用單一發條盒是出自克勞斯的堅持,因為他認為多發條在發條盒部分的輪系容易出問題。熟悉克勞斯的機芯哲學的話應該不難理解他會有這樣的堅持,畢竟堅固耐用是他設計機芯的最高指導原則,然而以50系來說,以單一發條提供七日的動力,過強的扭力卻造成了出力難以控制、進而影響到精度的問題。因此在初代50系推出後沒幾年IWC就對它進行了第一次修改,而這次修改主要就是針對扭力控制的改善,2002年推出的BigPilot搭載的5011其實就已經是修改過後的型號了。

50系的扭力問題在5011獲得了初步改善,不過IWC對它的工程並沒有就此止步,2005年他們又將機芯的震頻由18,000vph提升到21,600vph,游絲擺輪也改採了無卡度的,凡此都讓這個系統的機芯更加接近現代高性能機芯應有的水準,而型號也正式由50系變成51系。50/51系從最早的葡萄牙、飛行員一路用到工程師系列,除了三針加儲能顯示之外還衍生出多種複雜功能,根據IWC內部的說法,像這樣的擴張程度其實是當初所始料未及的,因此機芯一開始規劃的生產性和整備性如今看來都不甚妥當,也因此從四年前他們就已經開始計畫下一波的升級,而最後的成果就是'15年推出的52系。

從50系到52系,這個家族最大的特色就是長動力,而一路過來對它的修改也都集中在動力系統上頭,包括這次的52系也不例外。動力管理的不斷進化不但關係到單一型號本身的性能,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它在加裝其他複雜功能時的穩定性,這對像52系這樣高泛用性的基礎機芯是另一個重要課題,而從家族中這位最新成員的規格看來,IWC已經為它準備好再戰十五年的實力了。

52系在規格上首先會引起注意的就是它終於採用了雙發條盒,這打破了克勞斯對這枚機芯最初的堅持。事實上以七日鍊的長動力來說,多發條盒在各方面原本就都是比較合理的設計,而克勞斯一開始擔心發條盒容易有機械問題的顧慮,以時下的生產技術應該也不難克服,因此這項修改整體而言是正確的,然而機芯從單發條盒變成雙發條盒(而且是並連的),輪系的配置需要經過大幅度的修改,因此雖然說是改款,幅度之大已與全新機芯相仿。

 
▲Cal.52850 / 自動上鍊 / 時、分、小秒、日期、月份、星期 / 動力儲存顯示、年曆功能 / 36石 / 震頻28,800vph / 七日動力儲存雙發條盒、比勒頓雙向自動上鍊系統、無卡度游絲擺輪、寶璣游絲
 
雖然使用了雙發條盒,但52系的動力儲存仍然維持在七天,新機構的作用主要在動力管理。首先發條扭力由50/51系的1,600g提升到2,200g,像這樣大幅升級主要是為了增加震頻,到了這一代已經達到28,800vph的時下標準規格了,另一方面這麼大的扭力也可能是為了之後加裝複雜功能的預備。當初50/51系的單一發條盒修改到最後已經能夠控制它的長動力了,不過考量到導入了扭力更大的發條,改用雙發條盒應該才是更根本的解決之道。
 
▲扭力更強的發條
 

▲導入陶瓷的比勒頓系統

比勒頓雙向自動上鍊系統原本就是50系、或者說是IWC自動機芯的一大特徵,52系的另一個重要修改就是在自動上鍊機構的鉤爪和自動輪中介輪的部分採用陶瓷材質,讓整套系統的耐磨耗年限提升約一倍。從早幾年起IWC已經陸續將陶瓷材質導入比勒頓系統,不過當時採用的白色陶瓷看起來塑膠感比較重,而這次採用的黑陶瓷就不太有這方面的問題了。另外負責推動鉤爪的軸心這裡也採用了陶瓷,製造的公差只有2微米,生產難度相當高。

這枚52850是在52系上加裝了年曆模組的型號。這是IWC首度推出年曆功能,各方面的意義都很重大;儘管錶款的面盤配置頗為特殊,不過底下顯示盤的排列跟一般的曆象功能並沒有那麼不同,特殊的配置單純是靠面盤上視窗的開法決定的,而之所以採用這種沿著錶面上緣排列成扇形的格局,從整體來看應該是為了遷就左右兩個子面盤。跟IWC的萬年曆一樣,這款的年曆功能也以操作簡單見長,從頭到尾只要透過錶冠就可以進行所有快調。

52系一推出就展現取代51系的態勢,伴隨著2015年葡萄牙系列的更新,新款當中的年曆、南北月相萬年曆和萬年曆都已經將基礎機芯換成了52系,除此之外最基本的小三針款Ref.5007也默默地改裝了52010,可以說是全線更新了,接下來就要看它逐漸導入其他系列了(如大飛行員)。從目前加裝的複雜功能不太能看出52系的實力,畢竟這些舊功能當初51系就已經勝任愉快了,或許要等到IWC將負擔更重的模組加在它身上的時候才能見真章。
 
▲全新年曆功能
 
▲Portugieser年曆不鏽鋼材質 / 52850自動上鍊機芯 / 時、分、小秒、日期、星期、月份顯示 / 年曆功能 / 動力儲存顯示 / 防水30米 / 錶徑44.2mm
 
▲Portugieser南北月相萬年曆18K白金材質 / 52615自動上鍊機芯 / 時、分、小秒顯示 / 萬年曆功能 / 南北半球月相、動儲顯示 / 防水30米 / 錶徑44.2mm
▲PortugieserAutomatic 不鏽鋼材質 / 52010自動上鍊機芯 / 時、分、小秒、日期顯示 / 動力儲存顯示 / 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 / 防水30米 / 錶徑42.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