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積家的強已經不需要再宣傳了,回過頭來好好強化他們真正主力的中價位市場或許才是下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如果能夠將品牌過去十幾年來的研究應用在中階產品上的話,絕對可以建立起一個品質優越而且具備銷售潛力的商品陣容。Cal.770就是一枚頗有這種戰略思維的機芯。
2015年的JAEGER-LECOULTRE積家很稀奇地沒有推出複雜功能的新作;原本在S.I.H.H.之後有些人還存了個僥倖,猜想他們會不會把重頭戲留到下半年的WW,結果到了香港,我們等到的是這枚跳秒機芯770,至於這枚新機芯算不算是「重頭戲」則是這次我們想談的議題。事實上在S.I.H.H.時積家官方就已經表示'15年度不會有大錶,理由是他們把重心放在2016年的Reverso85週年,到時候包括複雜功能等等的話題款才會一次端出來。話雖如此,當然也不能排除'15年市場波動所帶來的影響,總而言之'15年我們對積家的關注似乎就確定要以這枚新基礎機芯作結。目前看來積家'15年在複雜功能的缺席應該只是一個空窗,畢竟他們已經預告了來年會有大作了,但筆者反而認為他們應該趁這個機會打破每年都推出複雜功能的慣例,往一個比較合理、常態性的新品比例發展。
在前總裁JérômeLambert執政期間積家有不得不這麼拚的理由,因為當時他們急於要跳脫「卡地亞的機芯廠」的印象,建立起獨立的品牌魅力,因此Lambert必須透過誇張的複雜功能這種高調的方式來突顯出品牌的強項;如今積家的強已經不需要再宣傳了,回過頭來好好強化他們真正主力的中價位市場或許才是下個階段的主要任務,畢竟高階研發所費不貲、投報又低,相反地如果能夠將品牌過去十幾年來的研究應用在中階產品上的話,絕對可以建立起一個品質優越而且具備銷售潛力的商品陣容。Cal.770就是一枚頗有這種戰略思維的機芯。
跳秒是一個這兩年突然爆紅的功能,不過之前多是由非主流品牌推出的高價款式,相形之下積家這枚的競爭力就強得多,說不定有機會把這波流行推展到另一個規模。不過無論如何跳秒都稱不上是一種必要的功能,未來應該也不會成為主流,比起來Cal.770更值得一提的技術重點還是要數它的非環形擺輪Gyrolab。這種異形擺輪積家在2007年就研發出來了,不過當時只在ExtremeLab1上頭曇花一現,如今他們將它轉用在770這枚基礎機芯上不禁令人好奇未來積家對它的盤算;從這次的兩個產品看來Gyrolab已經投入量產了,這表示它的實用性已經通過積家的評估,那麼接下來品牌的新機芯都會搭載Gyrolab嗎?甚至有可能為既有的型號換裝這種擺輪?如果積家真的計畫將這麼另類的調速器普及化的話,這恐怕是繼同軸擒縱和矽材質之後錶界最具野心的核心技術改良。
Gyrolab基本上就是將擺輪的外環取消,僅在二輻的擺臂末端分別設置重錘來達到平衡擺動。事實上非環形擺輪並非積家所獨有,DEBETHUNE長年來就研發過多種不用外環的特殊擺輪,甚至在19世紀鐘用的調速裝置中就曾經使用過棒狀的平衡擺動機制,Gyrolab說來跟這些都是一脈相承。取消外環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空氣阻力,讓擺輪的動作更少外部干擾、更接近自然擺動,理論上這能夠讓調速系統的等時表現更好,機芯的精度也更高。
Cal.770的擒縱輪往下分為兩個路徑系統,一個是一般的中置秒針輪系,一路連到秒針輪,另一個則是從擒縱輪下方的星形輪,一路經過撥針、中介輪、跳秒輪連到游絲輪,最後游絲輪再接上秒針輪,形成一個封閉系統。由於游絲輪的輪齒和軸齒之間是透過有彈力的游絲加以連結的,所以它的動力傳達可以容忍微小而連續的瞬跳動作、卻不至於影響到正常秒針輪系的傳動,而這所謂微小連續的瞬跳指的就是跳秒輪的作動。
擒縱輪下方的星輪有五齒,跟擒縱輪的齒比是1:4,也就是一秒走一齒(因為震頻4赫茲);撥針從秒針輪、游絲輪等一路傳遞過來的前進動力會被星齒擋住,每隔一秒才會被釋放一次,而每次釋放後撥針就會透過中介輪帶動跳秒輪瞬跳一格,完成跳秒的動作。而如前所述,由於游絲輪的內外齒之間有游絲的彈性,所以儘管它的外齒被跳秒輪規制一秒一動,但軸齒仍得以連續作動。跳秒機制其實還有不同做法,770這裡用的只是其中一種。
Gyrolab是無卡度系統,快慢調整是透過兩端重錘上一邊各兩顆的調速螺絲。生產上像這種形狀的擺輪由於平面面積較小,配重的調節有可能比一般環形擺輪來得單純。值得一提的是機芯的停秒同樣是煞住擺輪,不過一般的煞車是用一枚擋板抵住擺輪外環,但Gyrolab的外圍只有兩段沒封閉的重錘,擋板有可能剛好沒抵到重錘,而從外觀來看,Cal.770是靠一枚較長、稍有韌性的金屬薄片以弧面橫向抵向擺輪,這樣重錘一定會滑進摩擦範圍。
▲GeophysicUniversalTime
18K玫瑰金材質 / 772自動上鍊機芯 / 時、分、跳秒顯示 / 世界時區顯示 / 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 / 防水50米 / 錶徑41.6mm/參考價:NT$ 8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