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刻是一門古典的裝飾技法,真的純正的機刻不但能提升錶款的精緻感,另一方面也彰顯出錶廠本身的傳統和技術力,是一道象徵意義和實質意義兼具的手續。不過這門古典技法近年也出了一些新穎的變種,江詩丹頓和RD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兩家,不論是在使用領域上的開拓或是工序的調整,都讓這套老手藝有了新感覺。
VACHERON CONSTANTIN
Historique Toledo 1951
Toledo的家族其繁不及備載,最新版本依據它的初出年份定名為Toledo 1951;透過這款可以看出江詩丹頓對於復刻的口味,那顯示出來的是他們對自家歷史的尊重和自信,以及跟錶迷間的默契和信任。
▲ 18K玫瑰金材質 / 2460 SC自動上鍊機芯 / 時、分、秒顯示 / 新制日內瓦印記 / 鱷魚皮錶帶、一般扣 / 藍寶石水晶鏡面、螺絲固定式底蓋 / 防水30米 / 查詢電話:(02)8101-8658
2013年的香港W&W錶展上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推出了Toledo最新一版復刻款式,產品線劃歸在Historique系列,也是Historique系列目前最新的成員。Toledo的家族當真是其繁不及備載,在江詩丹頓最新的官方資料中僅提及了2003年推出的日月星全曆款,但其實在這之前和之後都還有其他版本款式推出,如果從1950年代的原始錶款開始算起的話至少就包含了兩針、三針、三針加日期、全曆和女錶等等不同功能款式,面盤的細部設計更是變化多端,除非真的整理出完整的年表,不然實在是很難掌握它演變的軌跡。
最新版本依據它的初出年份定名為Toledo 1951,不過其實2003年的全曆款是叫做Toledo 1952,但大致上應該是在五○年代早期不會錯;除了官方的命名,Toledo在玩家間又暱稱做「Cioccolatone(巧克力)」,據說這是印度人取其造型類似巧克力而取的。Toledo的造型跟現今有簡約傾向的古典風格大異其趣,而是大膽地採用了高度裝飾性的曲線和立體層次,充分地展現出五○年代的設計風尚。
▲ 搭載自動機芯的傳統
實底蓋底下裝的是2460自動機芯;Toledo在1950年代的時候裝的就是自動機芯,這裡選擇自動而非手動的也是忠實呈現。2013年日內瓦印記新制已經上路了,所以這款在錶殼上也打有印記。
比較歷代版本、甚至是最早的初代原型,會發現六十幾年來錶殼的加工品質其實變化不大,錶耳部分的多重層次在當年就已經做得相當漂亮了,一方面這顯示出當年江詩丹頓的金工就已經相當精良了,另一方面這也可以看出江詩丹頓對於復刻的口味:事實上以今天他們家的技術,絕對可以做出更銳利的摺角、更俐落的邊緣,但是他們卻有意識地保留了那種渾圓的鈍重感,忠實反映出在當年的加工技術下所呈現出來的印象,這些都顯示出他們對自家歷史的尊重和自信,以及跟錶迷間的默契和信任。
如前所述,面盤設計歷來經過各式各樣的變化,不過大部分的款式都保留了早期版本的釘紋時標這個元素,相對地這一版卻完全捨棄了這一點,但是如果仔細搜尋的話會發現其實過去Toledo也曾經推出過完全不帶釘紋時標、僅以6和12兩個數字以及楔形時標構成面盤的版本,就跟這次的版本如出一轍,從這裡來看這款的復刻原來是非常深度而小眾的。江詩丹頓的機刻功夫堪稱是目前業界數一數二高超的,面盤內圈矩形上的機刻紋路是由極細的立體的菱形像鱗片一般層疊而成,要戴著高倍放大鏡近看才能體會這門功夫的精深。
▲ 細緻的面盤機刻
面盤上的機刻精緻之極,歷代Toledo雖然多少都有類似的裝飾,不過精細度恐怕都比不上這一版。時分針做了三面打磨,純粹從審美來看的話,像這種特殊殼形做兩針的說不定會更大氣。
▲ 優雅的側面曲線
錶殼造型的繁複不只在錶耳部分,整個側面的線條也都異常豐富,從錶圈一路到中殼底部一共拉出了四種不同的弧度,複雜之上更見優美,而這一點江詩丹頓在1950年代就做得很好了。
▲ 渾圓的原始印象
多層次的錶耳線條是Toledo的主要特徵,新版應該也是沖壓成型的,以今日的技術,加上處理的又是貴金屬,要做出更犀利的立體感並不為難,但他們還是特地保留了錶款原始的渾圓印象。
ROGER DUBUIS
Hommage Automatic
新版Hommage的機刻面盤可以說是近年錶面裝飾頗具啟發性的一個例子,它的開創性在於透過這項古典的技法來呈現一種充滿了現代感的裝飾風格,對於Hommage這個老系列重出的錶款來說也頗有承先啟後的意味。
▲ 18K玫瑰金材質 / RD 620自動上鍊機芯 / 時、分、小秒顯示 / 日內瓦印記 / 鱷魚皮錶帶、一般扣 / 藍寶石水晶鏡面、螺絲固定式透明底蓋 / 防水30米 / 查詢電話:(02)8101-8586
2014年ROGER DUBUIS羅杰杜彼重新推出品牌在成立初期、Roger Dubuis時代的代表作Hommage系列,這也是他們繼La Monégasque之後再一次訴求於集團化之前的老錶迷,這顯示出RD在將生產體制整備完成後,也已經開始從縱向的品牌傳統再度建構整體的錶款系列,反映在具體產品上就是他們家的錶款不論是在品質和風格上都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和深化,以做為一個品牌的體質來說是愈來愈健全了。
新生的Hommage的細部元素幾乎忠實重現了品牌成立頭十年間元祖Hommage的模樣,只有在一些小地方和部分比例上做了微調,但另一方面新版卻又展現出強烈的新鮮感,而這新鮮感的來源主要就是出自全新的機刻面盤。新版Hommage的機刻面盤可以說是近年錶面裝飾頗具啟發性的一個例子,利用機刻來強化錶款的精細度和手作感,難度雖高但卻不是什麼新鮮手法,然而RD卻在這上頭變出了新意,一方面它利用工序的調整創造出不同的質感(這裡指的是省掉最後使用滑石粉的表面處理,讓成品的光澤更亮),但更具開創性的是它透過這項古典的技法來呈現一種充滿了現代感的裝飾風格,這不僅開拓了面盤裝飾的新局,對於Hommage這個老系列重出的錶款來說也頗有承先啟後的意味。
▲ 微型自動盤機芯
搭載RD現役重要的基礎機芯RD 620,微型自動盤是他們家機芯的特色之一。機芯具備日內瓦印記,不過錶殼的部分則沒有。透明底蓋上印有Roger Dubuis的簽名,點出系列本身的致敬意味。
之前我們曾經在本單元介紹過同系列的雙陀飛輪款,這次要談的則是最基本小三針款。這兩款除了複雜功能之外,外裝的設計手法看似完全相同,但其實在這之間有幾點很本質性的差異。首先雙陀飛輪款其實是開面的設計,錶鏡底下我們看到的直接就是機芯基板,而機刻的裝飾也是直接刻在基板上,相對地小三針款則是一般的面盤。另一點則是加工手法,據筆者所知,雙陀飛輪款錶面的機刻用的是純粹手雕的機刻,除此之外包括小三針款和計時款則都是利用機器輔助的機刻,兩者難度有差。
這樣看來小三針款在裝飾上的技術含量的確是低於雙陀飛輪款的,但其實純就成品來看,這款的作工仍然具備了一流水準:機刻本身用上了深淺兩種不同的稜線,再加上它的光澤不同於一般機刻,光線一打呈現出來的立體效果極其獨特,除此之外面盤上還有另一個層次的小秒盤,而這個子面盤上又有自己的同心圓紋、另行分件的立體刻度圈,整個面盤的豐富程度絕對是等閒的外裝加工所無法比擬的,凡此都無愧ROGER DUBUIS之名。
▲ 疏密有致的面盤機刻
面盤機刻乍看只覺得疏密有別,細看就能發現有深淺兩種稜線。指針基部採用了獨特的水滴型,這點不但跟舊版不同,其他品牌也很少見。錶圈則是內凹的煙囪樣式,一如舊版的復古。
▲ 多層次的面盤
小秒盤是在主面盤上挖出一個低塹,上面再做表面處理和鑲嵌外圈。在機刻的表面上安裝時標,時標的底面和機刻面之間一定會有空隙透出,這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漂浮感。
▲ 碩大精雕的錶冠
錶冠成型也跟舊版如出一轍,所差者只有Logo的版本不同,這點也頗具象徵的意義。錶冠本身的尺寸其實更便於手動上鍊,不過對自動上鍊的款式來說則是比較沒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