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聽見品牌捎來腕錶尺寸改款的消息,錶徑尺寸一再變大,究竟大錶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了?印象中當年自沛納海開始產出大錶徑錶款,隨即讓一眾錶迷趨之若鶩,後來我們也開始聽到其他品牌陸續投入這行列的消息。
過去男、女錶的尺寸分門非常清楚,如今女錶的直徑開始發展至33~36mm或以上,男錶也幾乎從40mm起跳,逐漸應流行趨勢開始混淆。然而流行歸流行,當回歸到消費者掏錢包買錶時,戴在手上的美觀始終還是最直接的感受。
過大的腕錶或許是部份人私下休閒穿搭喜好,一般正式辦公時候使用上可能會造成不便,理想中的腕錶尺寸應該以不超過手腕為基準。過大的腕錶會在袖口處卡卡的,讀時也不方便。以男性為例,亞洲男性的手腕寬度介於45mm~55mm左右,因此腕錶佔據手腕至少四分之三的比例是最佳尺寸,不求戴好戴滿。

如圖所示,當錶耳的位置已處在手腕邊緣臨界點甚至超過手腕即視為過大,整體顯得有些突兀之餘佩戴上也會感到不舒服。

40mm的錶徑與男性手腕尺寸之間方寸拿捏得宜,剛好佔據手腕的四分之三面積,若錶徑再小一些好比38mm以下的腕錶放在男性手腕上又會顯得有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