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極纖薄風潮 超薄腕錶工藝(一)

時計的超薄概念早期是由懷錶身上初步實踐,後來於腕錶創作上持續發展,能在微幅空間內盡力降低機芯厚度且維持錶款正常運作,使超薄設計被視為製錶工藝的另項高難度挑戰,也因其具有的纖薄線條與輕巧佩戴感而受到市場關注。超薄錶自20世紀中期風行以來,至今曾經歷的高低起伏使其更添話題討論度。

▲超薄錶的工藝精華從錶側即可一覽無遺,極為纖薄的視覺效果加上輕盈的佩戴舒適感,令人深深著迷其中。

約定俗成的超薄錶概念
腕錶相對於時鐘、懷錶等時計裝置,體積原本即已經縮減許多,其在極為有限的空間內純以機械運行構築起各式各樣豐富的顯時功能——這也正是這門傳統工藝在今日仍備受人們珍視與推崇的一大原因,然而在正常Size的腕錶作品之外,錶壇上也存在著超薄錶的獨特設計形態,其最大的特色莫過於纖薄外型(正面也許不容易看出端倪,但是一旦經由錶側觀察即能深刻感受其整體厚度的差異)以及隨著薄型化連帶促成的輕盈佩戴感。

雖然純由視覺對照比較即可以約略判斷其是否屬於超薄設計,但實際歸類畢竟還是需要一些具體客觀的基準才能讓人信服。目前錶壇並沒有特別針對超薄錶設立一個公定的制式規格,不過若參考同性質作品古往今來所呈現出的厚度水準,根據資深鐘錶觀察家表示,我們可以簡要針對超薄錶的機芯提出明確定義,包括手上鍊機芯厚度在2mm以下、自動上鍊機芯厚度在3mm以下,而複雜功能機芯能將厚度控制在5~6mm以下的作品,統統符合現今市場對於超薄錶的合理要求範圍,這種約定俗成的標準數值讓我們在聽聞某某錶廠成功推出一只打破超薄錶紀錄的新品時,能對其開創出的新境界更有概念。

▲別看超薄錶通常僅具備基本的二針功能,實際上其從開發到製作階段皆需從頭來過另設嶄新製程,要將薄型零件順利組裝更非易事,與複雜功能同屬高階錶藝水準。

過往超薄錶往往應用在結構單純的二、三針款,以竭力突顯其於厚度上的壓縮效果,乍看似乎讓人以為只是將腕錶做得比較薄就好,工藝面的難度大概不會太高,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因為超薄錶的關鍵在於要先成功降低機芯厚度,這必需回歸到從最初的設計階段即要重新規劃,包括發條盒、輪系、擒縱結構要如何著手才能捨棄非必要的立體空間成本,後續再到組裝成錶時像是面盤、指針、鏡面乃至錶殼部分等也都是達成薄型化所需緊密配合的細節,換句話說,從設計到製作,超薄錶等於要重新建立一套專屬的規格,因此此類型錶作的生產門檻反而更高,除了零件設計與製作之外,組裝與調校也非易事,總之有能力打造超薄錶的錶廠往往可反映出其具有水準以上的技術實力,與複雜功能互相輝映成為高級製錶的另一精髓。

▲早在1907年時,積家便已開發出一枚厚度僅只1.38mm的145機芯,並搭載於刀型懷錶上揚名錶壇。

承襲懷錶而來的超薄設計
時計的薄型化設計並非腕錶的專利,其實早在懷錶時期便已經有品牌著手研發超薄作品,例如積家1907年曾推出一款搭載145機芯(厚度僅1.38mm)的「刀型」懷錶,或是江詩丹頓在1931年更進一步推出機芯只有0.95mm厚、超誇張水準的No 10726懷錶等等,都是史上著名的經典超薄懷錶,不過以當年的技術水準來說,超薄懷錶的製作難度相對極高因而不利於量產,即使如此,此一獨特工藝並沒有被時代所淘汰,反而在日後提供腕錶絕佳的參考與創作靈感。腕錶開始朝向薄型化發展大約始於1930年代,因為其輕薄的佩戴效果比應用在懷錶上更顯著而開始漸受重視,到五○年代超薄腕錶開始大紅大紫,也成為頂尖錶廠展現製錶實力的兵家必爭之地,由此展開一段屬於超薄錶的黃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