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上微建築再進化 江詩丹頓鏤雕工藝腕錶

精細鏤雕工藝
隨著19世紀工業革命的開展,人類歷史因為機器的出現產生劃時代的巨變。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各領域技術不斷革新,工業蓬勃發展,將人們的生活駛上不斷進步的軌道,成就了一個時代的輝煌。在此背景之下,製錶界亦不例外。當時流通使用的時間裝置為懷錶,為使其更加便利,製錶師投入了大量心血,降低懷錶零件的直徑與厚度,令精緻的懷錶機芯日益輕巧纖薄。

▲鏤雕的每道工序極為複雜,從構思、設計、製模階段就需要耗費數百個小時。雕刻過程中,借助各式雕刻輔具的運用,每一筆都必須極為精確。

在對極致輕薄的孜孜不倦追求中,終於,世界上第一只鏤雕錶誕生。其設計理念與當時的建築理念不謀而合,即將美學標準與技術要求完美結合。製錶師極盡所能鏤雕機芯材料,減少機芯重量並讓光線射入光線內部,同時必須確保其能順利運轉,這精細的操作對製錶技藝要求極高,極具挑戰性。時至今日,這門工藝一直是眾品牌汲汲於鑽研探索的。而在此領域,擁有兩百年歷史的江詩丹頓已有豐碩成果。

▲機芯上部配備了四個發條盒,即兩組雙發條盒,零件比下部密集,層層相疊的內部結構營造出強烈的縱深效果,而精緻的鏤雕更加深了視覺上的立體感。

全新美學高度
江詩丹頓將鏤雕技藝運用到製錶上的時間相當早。在1755年品牌創立之初,創辦人Jean-Marc Vacheron所製造的首只江詩丹頓錶就已配備鏤雕擺輪夾板。此後江詩丹頓繼續著對通透度的追求,製造出越來越精巧的機械零件。到了1924年,其製造出了首只整體鏤雕機芯並將其安裝在一只懷錶上。

▲機芯完美地展現了通透的鏤雕工藝。從不同角度可以看到機芯內部有不同的細微光影交錯,層疊的幾何元素組合成明暗對比,塑造出驚人的建築美學意蘊。

自二十世紀六○年代以降,江詩丹頓更在此領域展現了無窮的創造力。其將鏤雕工藝拓展至三問、陀飛輪與萬年曆等複雜功能機芯,甚至是擁有複雜功能的超薄機芯款式,不斷突破這項工藝的藝術極限,同時也巧妙地和其他藝術工藝相結合,在各式懷錶和腕錶上展示鐘錶製作的微型奇蹟,令人讚賞。時光飛逝,江詩丹頓對此工藝的熱情不減反增。

▲江詩丹頓不僅以鏤雕技術大展工藝,更結合了琺瑯工藝、寶石鑲嵌等技術,將腕錶的藝術表現力進一步昇華,多種技藝表現出的藝術美感相映成趣。

回顧2014年,江詩丹頓推出了多款鏤雕錶款,在堅實的工藝基礎之上,大展高超工藝神髓。當時發表的款式分別為Métiers d'art Mécaniques Ajourées、Malte鏤雕陀飛輪以及Patrimony Traditionnelle鏤雕14天動力儲存陀飛輪。此三款鏤空腕錶在工藝師的巧手下,不僅以極具建築感的視覺效果,引領錶迷領略現代化歷程,更藉精緻細膩的工藝技術與設計,展現品牌全新的美學高度。

▲錶款結合複雜功能與鏤雕技法,展現工藝師的卓越功力。在纖細的部件上進行雕刻,需要相當的耐心以及精準的手法。

▲鏤雕使工藝師將自己的感性理解融入零件之中,賦予每個零件獨特的個性特徵。每一只錶款因而具有不同的手感溫度,獨一無二,珍稀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