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聊錶:天使與魔鬼的設計——SEIKO KS

▲少見的天文台級KS,錶徑有39mm。

這只大概是1970年代生產,開啟底蓋看機芯有點難度,搞不懂當年怎麼會有這樣的設計。
要先以刀片敲開錶圈,再把鏡面卸下。此時再轉動機芯固定圈,才能取下機芯,有點麻煩。有點難理解日本人怎麼會有這樣的設計,根本沒想到爾後維修保養的便利性,個人覺得不優。
還好在錶殼5~6的位置有一個螺絲,將螺絲卸下,可以用一字形螺絲起子來微調快慢。螺絲起子對準裡面的一根長形螺絲,可以連動機芯的快慢夾,方便調校快慢(這個設計還滿特殊的,可快速調整,不需取下機芯),這種設計在瑞士錶倒非常罕見,至少我沒見過,給它按個讚。
它搭載5626A天文台級機芯,自動上鍊,面盤註明"HI-BEAT",震頻是28,800轉而不是36,000轉,因為在當年28,800轉已經算是高震頻。
這只錶我記得是10多年前向一位錶迷朋友購買的,第一次把玩,挺特別的結構。擺幅還有250以上,日差10秒內,調準到3秒沒問題,日本原裝錶品質還是不錯的。

▲以刀片敲下錶圈,拿下鏡面,才能取下機芯,麻煩,不優的設計。

▲5626的天文台級機芯,中規中矩的設計,不錯的機芯。

▲必須將固定環轉個角度才能取下機芯,右為機芯固定環。

▲可以用螺絲調整快慢,給它按個讚。

▲錶殼5~6的方向有一個洞孔,裡面有一個螺絲,可以連動機芯快慢夾,用來調校快慢。

▲這是連動快慢夾的螺絲,前方有齒牙。

▲錶背的KS銘牌,應該是金質。

 

個人簡介Profile
曾士昕 Roger Tseng
鐘錶收藏家、評論家,關於鐘錶的收藏和專業知識均相當豐富,經常為相關報導提供專業見解,也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