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朗格回應時代需要,打造了天文台錶及配備芝麻鍊傳動系統的科學天文台懷錶,到了後期,Richard Lange系列腕錶應運而生。在系列當中,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相信是最容易辨識,亦是最特別的腕錶。因為它既不是傳統的大三針,又不是常見的小秒款,而是罕見的重疊偏心面盤。
▲腕錶配有專利的一分鐘陀飛輪停秒裝置,用家只要一拉錶冠,便可掣停陀飛輪,進而精確調校腕錶時間。
評點一:獨特的規範式面盤
面盤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份,位於面盤上方的分鐘圈是主體,所佔空間較多。據知,這種優雅的設計大有來頭,在200多年前,製錶大師Johann Heinrich Seyffert 以製作精密時計而聞名,著名探險家Alexander von Humboldt曾記載,在穩定的情況下,大師腕錶的誤差能達到每24小時少於1秒。在1807年,Johann Heinrich Seyffert製作了一個備有芝麻鍊傳動系統的整時器,其面盤以三個相交的小盤顯示時間。這只編號"93"的腕錶,正好就是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的設計藍本。
▲從側面觀看,可清楚見到8時至10時轉動盤的結構,當它轉入腕錶之內,陀飛輪框架上的所有細節就能完全展現。
評點二:神奇的小時盤機制
承前所述,面盤布局帶有18世紀精密整時器的影子,當時人們為免在光線不足時難以辨讀時間,故把時針和分針分別安裝在面盤不同的軸上,務求達到最清晰的顯示,在今天則成為典雅的面盤設計。而這個重疊偏心面盤時圈,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8時至10時的轉動盤。面盤左下方的秒針盤上設有圓形切口,由上方的分鐘刻度和嵌入式陀飛輪橋板貫穿,從中可見陀飛輪框架。而處於面盤右下方的小時盤則分為兩層,11時至7時的時標刻在主面盤上,8時至10時的時標則刻於一個分開的轉動盤上。該運轉由一個精密的切換裝置驅動,每6小時轉動90度,一旦指向6時,轉動盤便會瞬間轉入顯示窗,亮出羅馬數字VIII、IX和X,到了12時,它便會迅即消失,此時陀飛輪的細節亦完全展現。
▲被冠以"Pour le Mérite"之名的朗格腕錶,必須配備芝麻鍊傳動系統,此複雜的功能,精細無比,絕對是高級腕錶的代名詞。
評點三:走時精準度更上層樓的關鍵
腕款採用L072.1手動上鍊機芯,配備槓桿式擒縱系統、防震 Glucydur螺絲擺輪以及朗格自製游絲,震頻達每秒6次。貴為朗格自1994年起第四度授予"Pour le Mérite"榮銜的腕錶,當然配備了精緻的芝麻鍊傳動系統,配搭行星齒輪傳動系統,二者配合令腕錶更為完美。
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
18K玫瑰金材質/L072.1手動上鍊機芯/時、分、小秒顯示/一分鐘陀飛輪停秒裝置/芝麻鏈傳動裝置/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錶徑41.9mm/參考價:NT$ 6,393,000
★如果你想入手:
朗格的陀飛輪是收藏級的逸品,然而這款不只有陀飛輪,連芝麻鍊也都入列,完全是展現朗格頂尖工藝的大平台,這款在朗格眾多陀飛輪裡顯得特別的原因在於它的規範式面盤,同時雖然陀飛輪視窗和偏心小時盤受限面盤空間而不得不重疊,但朗格貼心設置的偏心小時盤切換裝置顧全了實用與觀賞效果,是款收藏起來很有成就感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