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舶魔力金跟一般K金有何不同?

HUBLOT製錶理念——融合的藝術引領他們不斷朝著嶄新科技進行研發,他們家獲得專利的材質不算少數,其中Magic Gold魔力金則是其中相當有品牌辨識度的一種新穎材質。


在傳統製錶材料中,K金屬固然擁有絕佳的光澤質感,但純黃金硬度較低,容易造成錶的刮痕甚至掉金,對佩戴者而言影響最直接的就是視覺上的觀感,往往一只錶可能戴不到多久就遍體鱗傷,即便是細微的髮絲紋,數量一多也會讓錶面失去原先的光澤,也因此黃金多會結合其他金屬以其增加硬度。


▲宇舶在2011年開發了獨創的魔力金材質,其為黃金的一種,但因加入化學技術以及陶瓷成份又比一般黃金硬度更高,只有鑽石能夠刮花,而這特殊的材質也成為HUBLOT專利。圖為魔力金防刮測試。

現今最被廣泛使用的貴金屬如加入銅質的玫瑰金、加入鉑的鉑金等,此外如陶瓷、鈦也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製錶寵兒,另也有一些新興材質如青銅合金、鈮鈦合金、液態金屬等,以上種種,或是取其輕量、或是取其硬度、或是製造話題,廠方的研發和使用各有考量。


▲Magic Gold融合了24K金和高科技物料專長,在加工製造過程中歷經數月反復試驗微調而成。

HUBLOT研發的Magic Gold乃是與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合作研發,歷時近三年終於完成,目前Magic Gold已取得專利,預計宇舶會擁有這種新合金20~25年的技術專利權。這種材質的特性簡單來說其硬度接近1000維氏,是只有400維氏硬度的「標準」18K金的兩倍之多,甚至只有鑽石能與之匹敵。


▲經過初步拋光成型的魔力金錶殼零件。

Magic Gold的生產過程,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步驟:


Step.1 生坯成形

一般18K金的硬度約是400維氏(Vickers),多數不鏽鋼最高硬度在600維氏左右,Magic Gold的硬度則可達到1000維氏,非但遠超過K金的水平,防刮性比起一般腕錶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能達到如此高的硬度,即是在製程中使用了具有高硬度特性的陶瓷原料。宇舶用以合成陶瓷的原料為碳化硼,這種高硬度的黑色結晶粉末被用在裝甲、防彈等高科技工業製品,首先將碳化硼粉倒入近似成品(例如錶殼、錶帶、錶圈等)的模具,再以冷均壓法成形,在此階段必須注意的是材料的製備以及成形階段材料的脆裂。


Step.2 燒結硬化

成形後的坯體雖然已有外型,但其實並未真正固定,因此會再經低於熔點的高溫加熱燒結,使粉末顆粒間的接觸點相互銜接,這個製程同時也是所有固相燒結的必經製程,且對後續成品的品質有著絕對性的影響。陶瓷製品在此階段表面會變得光滑,質地變得堅硬,內部粉末顆粒間的空隙則會獨立而形成空孔,在不改變其外型的前提下,塑造出陶坯堅硬、多孔的透氣結構;而在坯體留下大量的毛孔,正是為了同步熔融黃金和陶瓷的最後階段作準備。至此應該還算是一般科技合成陶瓷常見的製作程序。


Step.3 黃金注融

陶瓷坯體完成後,下一步驟是讓陶瓷殼和黃金融合在一起。圖中的實驗人員正把24K黃金粒倒進儀器的金屬熔具裡,以高熱讓黃金成為液態後,會在1700度的高溫和2000帕斯卡(Pascal)的高壓條件下注入陶瓷粗坯,並確保熔融後的液態黃金能夠完全填滿陶瓷的毛孔。至此新的合金誕生,並和其他18K合金一樣,擁有750/1000的純金,但又因其中的陶瓷成份而得以擁有其他K金不能比擬的防刮特性。也由於Magic Gold是以追求穩定生產效能為目標,因此所有的研發的步驟都必需加倍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