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萬國錶近期剛剛落成全新的Manufakturzentrum,該工坊位於瑞士小鎮沙夫豪森近郊,品牌僅花21個月完工。這座工坊在品牌成立150週年紀念的同年完工,顯得意義十足。工坊建築物玻璃外牆的黑色邊框,與往上延伸的白色平頂構成鮮明對比。在Manufakturzentrum內部,IWC主要將機芯零件、自製機芯及錶殼的生產整合在一起,如此統一管理生產流程,能夠確保製作過程發揮最高效率,讓產品品質更臻完美。
▲Manufakturzentrum工坊外觀正門。
▲Manufakturzentrum工坊大廳接待處。
機芯零件生產的大本營
進入Manufakturzentrum內部首先會看見9米挑高的大廳,機芯零件製造車間從入口處一覽無遺。這裡生產大約1500種機芯零件,包括品牌52和82系自動機芯、59系手上鍊機芯,以及69系計時機芯等。除了前述零件,這裡還可生產像是底板、夾板、自動盤等零件,以及馬仔、游絲、閂鎖裝置等小零件,有些體積小到肉眼幾乎看不見。而這個部門也將負責製造IWC萬年曆、年曆和陀飛輪等複雜功能的主要零件。
機械錶是一項非常精細複雜的機械裝置,需要上百個單一零件不停運轉才能發揮作用,因此,對精準度的要求
極高。舉例來說,在銑床過程的最後階段,52系機芯的底板必須有大約400個幾何切面;只能容許約幾千分之一毫米的最小誤差範圍。這也是目前大部分製造機芯零件的步驟都歸自動化的原因。唯有最先進的電腦操作的車銑複合機,才能製造出符合標準的零件。
▲製錶師置物更衣間。
▲零件檢驗室。
電鍍零件也在業務範圍
機芯零件在Manufakturzentrum電鍍工作站會完成預期的表面處理。這個步驟的主要目的是讓零件能夠抗腐蝕,以及看起來光鮮亮麗。例如,鎳或銠製作的保護塗層讓黃銅零件常保光亮,不會產生銅鏽,並且帶著銀白色澤。鐫刻的機芯零件製作過程特別複雜。舉例來說,發條盒蓋板需要先全部鍍金,鐫刻後再加上塗層。將零件打磨出日內瓦波紋後,再經過鍍銠處理,並將殘餘的塗層沖洗乾 淨。如此一來,鐫刻零件才會閃爍金色光芒。
▲金屬零件貯存室&研發工作室。
▲機芯組裝部門
手工組裝是關鍵
從機芯零件製造到機芯組裝,過程無縫接軌。雖然機芯零件大多由機器製造,組裝自製機芯的精細操作,還是必須以手工完成。現階段無論任何機械都沒有辦法將這麼複雜的機制組合在一起。組裝過程開始前,底板和夾板會先組成基礎機芯,再與一部分其他零件組成一個單位。這些組裝完畢的零件之後與庫存零件一起送到組裝線。
機芯組裝的生產線概念從品牌創辦人瓊斯充滿遠見的想法進一步發展而來。將組裝過程打散為好幾個副流程,讓品牌可以在每個步驟委派精於不同領域的專家。
由於只要極少量的灰塵就會影響機芯性能,零件都在潔淨室組裝;這裡的環境類似電腦晶片製造商的廠房。每小時有5萬立方米的空氣循環流動,室內壓力高於大氣壓,因此灰塵粒子難以進入。
▲零件生產車間。
▲訪客參觀製錶流程。
錶殼製作也能自己來
至於Manufakturzentrum的地下樓層則是錶殼製造部門。包括不鏽鋼、鈦金、鉑金、玫瑰金、白金和青銅錶殼都在此生產製造。自1980年代起,IWC在挑戰新穎錶殼材質方面累積了豐富的專門知識。品牌最新的錶殼材質研發成果為Ceratanium®(瓷化鈦金屬),這款前所未有的錶殼材質和鈦金一樣堅固輕盈,也和陶瓷一樣 堅硬、抗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