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自製哲學
ROGER DUBUIS

羅杰杜彼憑著特立獨行的造型設計以及嚴謹的製錶理念而聲名大噪, 堅持100%的零件自製能力在日內瓦乃至瑞士全境已屬極為難得;不僅如此,羅杰杜彼更擁有全線產品皆通過日內瓦印記考驗的傲人成就, 務實地在錶壇開拓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文/Eddie Yang.取材/Eric Hsiao.資料提供/ROGER DUBUIS


高度自主的製錶堅持
1995年時製錶名宿Roger Dubuis創立自有品牌,草創初期公司名為SOGEM S. A.,直到1999年才正式更名為ROGER DUBUIS。Mr. Roger Dubuis堪稱品牌精神的奠基者,雖然他中間一度離開直至近年方回歸錶廠繼續貢獻所學,但他的信念仍深植於ROGER DUBUIS的製錶風格中,例如他心中根深蒂固地堅信日內瓦印記守則乃是創制一只高水準手錶的基本要求,也由此奠定羅杰杜彼旗下時計皆以獲得鷹與匙印記為依歸的招牌特色。

邁入2000年後的羅杰杜彼經歷開創期的艱辛經營已有漸入佳境之勢,2002年錶廠總部第一期建築工程順利運作後,隔年便已能夠達到零件全自製生產的目標;至'05年第二期工程也緊接宣告完工,此一品牌生產基地的獨棟四層樓建築佔地14500平方米,座落於日內瓦近郊Meyrin(相隔市區僅不到20分鐘車程),值得一提的是建築本身是由品牌前總裁兼開國元老之一的Carlos Dias參與設計,造就簡潔而不失科技感的建物外觀,同時令人留下強烈第一眼印象的還包括採大範圍設計的玻璃帷幕,能帶來極佳的天然採光效果。目前羅杰杜彼錶廠旗下約有200多位員工,從參與零件生產的初級技術人員到組裝複雜機芯的高階製錶師等,各有其負責的專職領域分頭進行錶款製作流程;品牌現今的年產量維持在4500只左右的規模,雖然其已於'08年進入Richemont集團,若要一味追求利益、猛然拉抬產量,大可在集團資源共享的情況下於短期內大幅改變現狀,但羅杰杜彼仍不改初衷,堅持獨立運作的發展規畫,只因其深信唯有透過出自錶廠內部嚴格的品質掌控,才能確保小至齒輪、游絲,大至面盤、錶殼等每枚零件,都具有足以通過日內瓦印記對於時計生產嚴格要求的高素質,這也正是品牌能夠持續締造旗下錶款百分百日內瓦印記通過率紀錄的主因。

品牌精神開創者
一度離開復又回歸的Roger Dubuis堪稱 品牌精神指標,影響力深遠。


羅杰杜彼錶廠在四層樓的空間配置中, 從無到有地包辦手錶所有生產工序,如設計構思、 零件生產、 加工到組裝等, 且過程均奉日內瓦印記作為圭臬,確保其產品在每一環節的出色表現。


此次走訪羅杰杜彼錶廠之行讓我們再次大開眼界,包括近距離體驗品牌傲人的打磨與精妙的複雜零件組裝程序等,見識頂級製錶工藝風範。錶廠每層樓面分設有不同的生產部門,如微型機械工程部門便負責將零件設計落實的主力大軍;當製錶師透過電腦 3D 技術的輔助初步勾勒出錶款大小分件的設計後,需先經進一步檢視才能開始量產,品牌在微型機械工程部購置超過 120 台的現代化生產機具,當中包辦所有想像得到的手錶零件,例如螺絲、機板乃至錶殼等等,皆透過電腦儀器與機台的協助,由開模、沖壓到鑿孔成形等都在錶廠內部獨立製作完成。待各式錶款零件塑型完成,便需送至打磨部門加工處理,這對強調日內瓦印記重要性的羅杰杜彼而言是不容有失的工序關卡,打磨部門人數約在 60 位上下,不僅不同部位的零件修飾擁有專屬修飾工具,錶廠內更有新版日內瓦印記檢測的標準規範可供即時對照,使技術人員得以按圖索驥,就算是肉眼不易分辨的細微處如齒輪上下及齒瓣的倒角處理,或紅寶石軸承及蓄油槽的拋光等都不能含糊處理。修飾打磨無論是為美觀性或功能性而來,都需錶廠投入大量時間與人力,如一位進行底板魚鱗紋修飾的技師便表示,光是要完成一枚底板的雙面打磨,約需花費 35 分鐘,由此可了解一枚能通過日內瓦機芯認證的機芯著實得來不易,也代表品牌對作品素質絕不妥協的堅持。

機械化輔助生產作業
羅杰杜彼錶廠各樓層皆設有負責專門項目的生產機具,如圖中大型金屬切割機器,便能夠將整條的金屬原料予以裁切成細碎單位,方便進入後續包括沖壓、塑型等細微零件製作工序。

木輪打磨機具 
打磨機上分別裝有密度不同、軟硬有別的木質輪盤,針對不同零件所需要形成的拋磨要求,技術人員會選擇相應的木質輪盤對零件進行修飾加工,使其表面與剛製作成形時有明顯區隔。 


經過微型機械工程與打磨修飾部門合力替機芯零件奠定優異基礎後,接著便由製錶師進行組裝工序,把零散部件整合成能肩負手錶走時核心的機芯成品。組裝部門分成基礎機芯與高
複雜機芯部門,前者以二、三針等簡單功能款式為主,需要使用的零件數較少;後者則又可細分至如大日期、計時碼錶與陀飛輪等不同進階功能分支,高複雜機芯的零件數往往達到 300枚、甚至 500 枚以上也不稀奇,製錶師要將數量驚人的零件逐一安置定位固然需要成熟技術與經驗,然而羅杰杜彼對高階製錶師的要求不僅於此,更期望他們在組裝過程同時能反思如何讓產品表現更佳。機芯組裝完畢需進入下一階段的檢測工序,由品管部門負責處理,早期羅杰杜彼的作法乃是借重法國天文台的認證程序,為錶款走時精準度掛上客觀保證,而在雙方長期合作確立品牌產品已具高度水準後,羅杰杜彼便逐漸減少將作品送至天文台檢測的比例,對其內部品管部門的施測結果展現強烈的自信;2012 年由於新版日內瓦印記的啟用,除了對於機芯修飾打磨等製作上的細節要求更多,連帶也新增機芯置入錶殼後成錶的實際功能檢測,對於自家產品性能胸有成竹的羅杰杜彼,在面對新版規則例如一週內走時誤差小於等於 1分鐘,與其他項目如防水、動儲與各複雜功能的測試上,都在先行通過內部的品管部門把關下而顯得游刃有餘。羅杰杜彼在錶款從無到有的每道工序上都講求絕對自主和切實執行,讓人在走訪錶廠時猶如近身觀摩了一場印記準則的實地示範般,感受頂級製錶的工藝魅力。

整合零件奠定優良基礎 
待機芯各部位組件修飾處理完畢後,製錶師便依序將其疊合、固定,以統整成機芯全貌,當中不容許任何零件缺漏或順序錯亂,組裝時需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替錶款奠下傑出性能的基礎。 

測試輪系運轉無虞
當各機芯零件安裝就位,收尾階段製錶師由旋動錶冠引領龍心與吉車、鼓車等零件連動測試機芯內部輪系間的齧合與傳動是否得以順利運作,經由即時的試驗操作時時確保組裝過程無虞。  


完整內容請參考《世界手錶雜誌 No.86
更多精彩報導 歡迎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