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溫斯頓新錶出現四顆陀飛輪 背後的設計目的是?


文/編輯部

陀飛輪對於鐘錶而言是項不簡單的工藝,早期寶璣大師發明這種裝置的用意是因應當時懷錶通常都是置放在錶主口袋裡,等於懷錶會長時間處於與地平線垂直的方位,這樣一來會使機芯結構的重要零件如擒縱系統受到地心引力牽引導致擺輪游絲的擺盪和縮放產生方位差,進而影響到懷錶的走時精準度,因此當年陀飛輪對於懷錶來說是一種精密又有實質作用的附加裝置;不過到了現代,因為手錶取代了懷錶,錶主佩戴手錶時因為手部處於活動狀態,因此不會像懷錶有那種長時間處在同一方向的疑慮,這種佩戴模式的先天差異使得陀飛輪的重要性慢慢開始式微,不過就算陀飛輪的實質效果不再像以前那麼強大,但是它作為手錶複雜工藝的代表性並沒有跟著消退,今日能做得出陀飛輪的品牌都不容小覷,代表他們的製錶專業精進到了一定的水準才做得出陀飛輪。


▲平卧的四陀飛輪,看起來相當有霸氣,視覺效果一流。

傳統上錶廠習慣將一顆陀飛輪水平排列在面盤側或機芯背面側,近代陀飛輪隨著製錶師的創意以及長期累積的知識與技術變得愈來愈多樣化,而也衍生出不一樣的型態,例如我們會看到雙軸或多軸陀飛輪,也就是在陀飛輪框架內多設置運轉軸心,使得陀飛輪的運轉方向從平面變為立體,更無死角地讓擒縱系統隨時處在變換方位的狀態,目的就是要讓手錶受到地心引力牽引的影響作用可以降到最低;除此之外我們也漸漸看到複數陀飛輪的設計——也就是在單一只錶款上會出現兩顆陀飛輪,透過差速器的聯繫,讓兩顆陀飛輪輸出的走時頻率能夠統一且(理論上)更精準,不過複數陀飛輪並不是只有兩顆的配置而已,近期例如HARRY WINSTON海瑞溫斯頓的史詩陀飛輪10號就罕見出現一只錶同時乘載四顆陀飛輪的狂妄造型,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資深鐘錶收藏家曾士昕Roger認為在刻板印象中會認為海瑞溫斯頓是屬於珠寶品牌或時尚圈,比較少注意到他們對於製錶的投入和專業知識的累積,藉由史詩陀飛輪10號這樣的作品再次體現出品牌製錶部門的優點除了創意、裝飾工藝之外,機芯的複雜工藝他們也是涉獵得頗為深入。


▲史詩陀飛輪10號背面有能量顯示,兩個發條盒,結構複雜。

四顆陀飛輪同時出現在面盤上的視覺效果非常強大,但陀飛輪的設計原本就不是拿來「看」的,因此雖然品牌方面並沒有特別解釋推出四陀飛輪設計的用意,但是Roger合理推斷放上這麼多陀飛輪的目的主要還是和提升手錶的精準度有關,就有點像是多軸陀飛輪追求擒縱系統達到360度的旋轉以盡力降低地心引力的影響,四顆陀飛輪則是用更緊湊的節奏捕捉時間間隔,期待能輸出幾乎無感的走時誤差。設置四顆陀飛輪的用意大體上不難推測,真正讓Roger感到好奇的是目前陀飛輪的自轉週期大多都是一分鐘轉一圈,然而史詩陀飛輪10號的四顆陀飛輪卻是36秒旋轉一圈,為何會採用比別人快上將近一倍的速度四輪齊轉,這點或許還有待品牌對外頗析自己的設計邏輯。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陀飛輪做得再多顆,但是能轉化成走時誤差值的數據也就是在那幾秒或零點多秒的差距,實質上對於佩戴時的感受並不會有非常巨大的影響,Roger分析品牌之所以會這樣設計的部分原因也是和挑戰自己的極限有關,講白一點有點像是在炫技,但是要有技術可以炫耀,背後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絕對不會少,從這點來看,史詩陀飛輪10號依舊值得我們的讚賞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