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上鍊裝置(上)

機械錶以發條儲存動能,但發條盒空間有限,如何保持動能源源不絕,而又不用常常手動上鍊,自懷錶時代就已經是製錶師想要解決的問題,更何況透過自動上鍊還能隨時讓發條保持…

避震器的歷史演進與類型介紹 避震器

避震器的歷史演進與類型介紹 避震器

在螺旋狀游絲與圓形擺輪逐漸成為懷錶的必要配備之後,磨損率高的擺輪軸心是影響精準度與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1704 年,英國人發明以紅寶石作為齒輪軸承的設計,立即獲得鐘錶業界的認可與採用,特別是用於承載重量最高與轉速最快的擺輪軸心。所以,即便是最平價的懷錶,至少也會在擺輪軸心上下加裝紅寶石軸承,以提供一定的耐用度。由於懷錶都是放置於口袋之中,對於機芯有一定的保護程度,除非是掉落地面,否則擺輪軸心不易損壞。但是寶璣先生則在1790 年,推出了ParachuteSuspension,也就是降落傘式避

調速裝置的調校方式(上)

調速裝置的調校方式(上)

以機械的規律運作來顯示走時是機械錶的特色,而「該規律是否速度恆定?」則是走時能否準確的關鍵因素,當游絲擺輪持續同樣的作動太久,依據機械運作的慣例,多少會產生偏移的現象,而在偏移與日積月累的加乘效果之下,就難免會影響到走時的精準表現;製錶師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擒縱系統設計了調校機制,方便對游絲或擺輪進行微調,而調校的原理不難理解,一從游絲、二從擺輪下手。 在游絲的部份,主要以游絲的活動長度來調整擺輪的慣性以及震幅週期:拉長游絲會使擺輪的速度變慢,縮短游絲則會加快擺輪擺盪的速度。以調整游絲的

日曆錶的種類

一般而言,時、分顯示加上日期,就足夠讓使用者充分掌握時間的資訊,然而隨著工商業不斷發展,人們對於時間資訊上的需求越來越細,因此發展出可顯示日期、星期與月份的三曆…

日曆顯示裝置

早期的日曆顯示為指針式,時至今日,視窗型為主流,指針型次之,而且各自還衍生出如大日曆、逆跳指針日曆等的許多變化。不管設計如何不同,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樣:12 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