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標類型介紹

如果將腕錶擒縱系統比喻為人的心臟,那麼面盤上的時標則彷如人的五官般,有其基本但不容忽視的存在意義,一來時標往往是閱讀錶面時的初步視覺重心之一,再者其重要性乍看似…

計時碼錶按把設計

現今市面上的計時碼錶款式多元、讓人眼花撩亂,久而久之人們也將之視為一種腕錶功能的常態般不足為奇,但對醉心於機械鐘錶的錶迷藏家來說,計時碼錶從來就不是一種唾手可得…

錶廠自訂精準度檢測

錶廠自訂精準度檢測

當代錶壇的腕錶作品精彩紛呈,無論從外型設計抑或功能延展等層面來看,都顯得既蓬勃且多元;然而回歸基本面,其實錶迷與藏家們最在乎的,還是腕錶是否能夠精確顯時,當中道理顯而易見,假如一只錶走時常出狀況,那麼就算其外表再華美、功能再複雜,充其量也只能視作腕上的一件裝飾品,而非理想的時計,因此走時的準度對腕錶來說,間接代表著整體素質的良窳與出產品牌的製錶功力。 錶壇中最具公信力且普遍應用的時計精準度評判依據當屬C.O.S.C. 認證,其所規範的的-4∼+6 秒每日誤差範圍(更詳盡的相關內容請

不規則顯時機制

不規則顯時機制

時計發明迄今不論體積和外型如何變化,設於面盤顯時的要素仍舊不脫指針與時標刻度等零件組合,其沿著等距的刻度、順時針的方向不斷繞行,久而久之便成了時計顯時最經典的樣貌,然而在愈接近現代的腕錶作品中,錶廠的創意愈來愈能體現在微幅空間的錶作上,除了一板一眼的「正統」設計外,尋求更多變化與閱時樂趣成了製錶的另類挑戰,而在傳統指針顯時的格局內,最常見的變化形態莫過於逆跳設計,因其能表達的時間訊息多而饒富細節差異,除了動力儲存顯示因具有一去不復返的特徵而無法套用逆跳機制,所有的時間資訊都能以逆跳指針進行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