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秒顯示設計類型

現今我們對於腕錶基本走時功能的概念往往建立在時、分、秒針同軸的大三針格局,但其實在更早期的懷錶時代,因為機芯格局中代表秒數運作的四番車原本就不處在中央軸心上,所…

晝夜顯示類型

晝夜顯示這項功能並非一開始就存在於製錶師的藍圖裡,其被開發成型的契機或許可與1881年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的國際子午線會議有關,當時根據會議確立了以英國格林威治天文…

全日曆顯示裝置

全日曆顯示裝置

全日曆功能手錶又稱為三曆錶,因為可完整地顯示出日期、星期以及月份;日曆、星期顯示功能分別於1945年及1956年問世,亦有加上二○年代出現於PP萬年曆上的月相功能,稱為「全日曆月相錶」,也有加入計時碼錶功能稱為「全日曆月相計時碼錶」的錶款,如ZENITH的Chronomaster。 各品牌雖然都有同樣功能的錶款,但設計方式多少有些不同,在此我們以DUNHILL計時碼錶搭載的ZENITH 410機芯作為示範機種,410是一個指標性結構,應是其中較為複雜的一種。此機芯的運作方式是由時輪A帶動位

萬年曆顯示裝置

萬年曆功能由於構造複雜,透過四年曆系統運轉與其他的輔助輪系與推桿,就能規律地在每4年一閏來顯示2月29日。鐘錶的歷史自十五世紀末,製錶師便為了小巧化時鐘方便使用…

機械機芯

機械機芯

機械機芯的主要構成單元為發條盒、齒輪系、擒縱裝置與擺輪游絲,藉由發條釋放出的彈力,來推動齒輪系;並且由擒縱裝置與擺輪游絲作為調速裝置,將傳遞出來的能量仔細切分,讓齒輪系能穩定的轉動,進而達成精準計時的功能。由於此一構造方便好用,在石英機芯發表之前,是人類使用最廣泛的計時器。現在機械錶重回主流市場,因此機械機芯的研發改良仍持續進行中,目前錶廠著重於擒縱裝置與各項材質的改良,藉以提升機械錶的精準度與耐用度。而機械機芯可簡單的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手上鍊機芯與自動上鍊機芯: A.手上鍊機芯 以

日期顯示介紹

早期的日曆顯示為指針式,時至今日,視窗型為主流,指針型次之,而且各自還衍生出如大日曆、逆跳指針日曆等的許多變化。不管設計如何不同,基本的原理都是一樣:12小時制…